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研究

韩传亮

220882198310030316

摘 要: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项活动的发展需要电力的支持,人们更加依赖电力。电源系统自动化可提高电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减少电源过程中的故障率和损耗率,所以,人们值得推广和应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文章对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电气工程 ;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 ;自动化发展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概述

所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指电力电子与网络控制技术在电气与控制理论的支持下融合利用而形成的一种技术,在构建强大的控制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同时,通过思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有利于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丰富其控制过程中的技术内涵,优化系统的安全性能,避免电力系统的不安全运行。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分析

从技术上讲,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比较全面,包括电力电子、自动化、网管等技术。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强电与弱电、元器件与系统、电气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作为电气信息产业的一门新兴学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电力行业,使电力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不仅促进了工业生产方式的改革,还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工业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分控系统以及单片机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了自动化技术水平,技术种类更加丰富多样。技术体系正在加速和改进。从技术上讲,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比较全面,包括电力电子、自动化、网络管理等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强弱电、元器件与系统、电气与电子技术的结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作为电气信息产业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应用于电力行业,使电力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工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提高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为自动化技术水平提升,技术类型更加丰富多样,技术体系加速完善,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成为电力行业的核心力量,电力生产运营将实现时间自动化。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从时间运行的效果来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价值优势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验证,这将是推动电力行业实现新一轮发展和展示的助推器。电力公司不断加大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强大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进一步凸显。笔者将从以下三点简单分析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3.1 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也是电力系统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很大,将解决传统控制基础背景下的复杂技术问题,特别是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应用系统,需要稳定的控制效果。

3.2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研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是目前自动传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集合了传感、微机处理、电力电子等多种技术。串联补偿和SVC技术是该系统的核心技术,能够智能、自动地控制和调节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稳定传动系统的性能,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电力企业的供电成本和损耗,实现输电节能的目的。

3.3 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将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负责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是有效实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技术。动态安全监控系统由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和监控系统组成。核心技术是自动故障检测技术。其技术原理是记录电磁暂态,对故障记录进行深入分析,检测效果好,准确度高。同时,GPS技术将同步传输数据,提高监控和维护效率,有效解决传统故障中记录仪数据的冗余问题,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4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

在新时期电力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成为一大趋势,推动电力生产和运营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许多电力公司特别重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这将有助于提高供电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但当时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研发工作没有取得很大进展。电力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并开始花费大量精力研究这项技术。在电力工业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创新传统的供电管理模式,促进电力工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保证供电效率和质量。在传统的电力生产技术下,受电力企业容易出现特定电源电压偏差、频率过低等技术问题的影响,供电稳定性和电能质量,难以有效保证电能质量。电能低的话容易导致电流小等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自动化电力系统中的实时监控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电压和实时监控电压和电流,以确保电能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为提高电能质量、形成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良好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障维修时间将大大减少。在传统技术模式下,一般需要先关闭供电系统才能解决电力系统故障,导致大规模停电,查找故障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供电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用电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一些故障也会对电力工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对供电设备造成损坏。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在于,如果发生故障,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切除隔离点,保证电力生产和输电运行的安全。例如,故障诊断技术和PLC技术的应用很好的保障了电气系统的良好运行。维护人员可以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快速地确定故障点,有助于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5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为了推进电力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电力企业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实现电力工业领域的电力工程综合自动化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功能和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电力自动化已成为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输配电、电能表、交互终端等多个领域的自动化技术将全面融合。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将实现变电站等电力设备的自动化运行,降低运行成本。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将实现变电站与其他设备的自动协调,变电站设备的保护和自动故障诊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力。同时,通过应用自动隔离措施,系统可以实现故障的自记录,记录的故障将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在具体的维护过程中,通过分析记录的数据,可以重点监控多个故障点,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电网调度应用中,会调度服务器,降低运行成本,实时监控电网负荷,避免电网过载。

结束语:

从电力工业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大势所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加大研究和应用力度,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为电力企业的优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森予.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29):13.

[2]胡文平.基于智能信息融合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新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3]董恩奇,刘量,徐铭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 J].四川水泥, 2017( 03)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