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分析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刘俊巍

'513126198707260016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项目最后阶段完成的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强度。因此,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技术的重点是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固技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4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对于建筑项目,从以前的建筑项目设计和施工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建筑项目的日常维护、加固和新建上。此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市中心现有建筑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现阶段,建设时间较久的建筑结构维护和加固项目需求会日趋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混凝土结构存在灾后修复、加固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功能变化等质量问题需要加固。在建筑工程加固施工中,常用各种结构加固方法。如果施工中选择的建筑物加固方法不合理,不仅会降低加固效果,还会导致工程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隐患。因此,在建筑物维修加固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固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只有合理、科学、安全、可靠、廉价、优良的加固方案才能避免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1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的基本原则

1.1应力稳定原则

土木建筑施工有许多施工技术,其中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技术。在加固工程设计工作中,必须了解一般建筑混凝土构件的应力特征,并判断加固工作进行后的应力模式,从而使得应力效应可以更符合建筑稳定性的要求,从而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其次,在钢筋结构工程中,必须掌握钢筋材质的特点。在钢筋构件的设计工程中,材质的选用必须符合各种钢筋技术的要求。应了解建筑材料对力学性能参数的需求,设计使用方式,严格控制钢筋收缩量、含钢量、化学灌浆量使用方式。最后,为保证钢筋材料混凝土构件与原设计组成合理的关系,遵循力学设计原则,控制角接合、焊接、叠合、弯曲,必须考虑钢筋的结构要求。

1.2经济性原则

为了保证加固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加固设计也必须兼顾经济指标。所以,加固设计必须按照需要选用最优化的设计技术。因此,在工程设计前,必须研究建筑物构件的破坏因素,针对化学因素和振动问题选用恰当的处理手段,在合理减少投入的前提下改善建筑物的保护性能。工程设计应当以经济性为根本,以便减少加固的总体成本,必须坚持现有的施工条件。

1.3整体效果原则

加固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应综合检测建筑物质量。分析房屋出现破裂的根本原因,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办法。扩建后需要注意对房屋的影响,有些房屋进行混凝土加固会影响整个建筑。这种设计会带来不利作用,影响建筑的总体稳定性,造成房屋的进行修改、抗震、抗风性能降低。所以,在进行混凝土加固建设前,有必要进行总体规划。

2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和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现阶段,通常有二类建筑混凝土加工工艺:一类为直接加固工艺,利用增强建筑结构的截面强度和建筑强度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加固设计。主要方法包括扩大断面、调整钢筋、粘结钢板/型钢、玻璃纤维材料的粘结、高强度钢丝网聚合物砂浆外层的粘结等。另一个方法是通过现有的工程构件系统,采用整体构件或局部结构措施改善工程构件的实际受力方式和传力途径,可以更好地使混凝土工程建筑结构的内在能力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增强混凝土工程构件的稳定性,达到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目的。主要包括内部追加支点加强和外部预应力法等的间接增强技术。此外,还有裂纹修复、钢筋锚固、防锈等符合上述基础加固技术的增强工艺。直接加固法主要是基于建筑物结构的加固方法,对混凝土结构出现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主要方式有截面补强、纤维强化、粘结钢筋等加固方法。当混凝土结构受弯曲构件的影响很大时,则必须对建筑进行加固工程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地依据图样实施。结构截面的支撑力与截面体积大小成正比。通过内部的正比数增大了截面面积,也有助于加强房屋混凝土建筑结构强度。粘贴钢板主要是用来加固支撑力不足的部位,提高该部位的支撑力。所以,在加固设计过程中,可采用钢结构支撑它,以便使房屋的整个构造变得更加坚固。而纤维补强则主要用于通过粘贴固定拉伸范围,其终极目的就是增加建筑物构件的强度。因此,可通过玻璃纤维等增强复合材料提高在建筑内的拉伸部位,进而增强建筑结构的支撑力。

2.2增加截面积施工技术

横截面增加法是一种增强建筑结构外水泥结构的重要方式。采用在结构外部水泥浇注混凝土,可增加原有水泥结构构件的横截面,进而增加结构的强度,减少柱的长细比。增加截面法具有施工简便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泥框架及梁柱构件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加固工作要先针对原构件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构件中的细微环节,然后再按照原加固条件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扩大了截面积。施工中还应在原受弯构件的钢筋直径上重新设定上下混凝土钢筋直径,做好梁体控制。在钢筋施工时,要搞好施工控制,调换各种材料以适应现场要求。可通过提高钢筋数量的配置方法保证了截面的正确通过,从而最大程度的增加了钢筋构件的耐久性。

2.3纤维复合施工技术

复合玻璃纤维强化技术是将同一层的玻璃纤维织物粘贴于混凝土结构上,通过结合纤维材料的强度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使结构受到了更大力的作用。而一般的玻璃纤维材质既有很大的抗拉强度,同时材质也比较轻薄,耐热。这些技术都比较简单快捷,尤其是在复杂的弯曲部位进行时更为方便。目前的复合纤维材料类型还有碳化纤、玻璃钢等,这些增强技术也和其他方式有较大差别。因为玻璃纤维材料与水泥材料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就必须保证其与钢筋构件中的配合。在安装时应选用强度合适的纤维材料,并选择最适宜的锚固式增强技术。可保证纤维材料在加固施工过程中的良好效果。但目前,由于该技术的施工标准仍较高,因此需要对施工过程实行更严密的质量管理。

2.4钢筋网砂浆施工技术

在钢筋网砂浆加固中,由于钢筋含量较高,又采用了复合水泥砂浆,因此有着较大的优越性。钢丝网通常选用柔韧性好、抗拉强度高、耐渗透性强的钢筋进行加固作业。在混凝土水泥浓度超过300kg/m3时,由于其水泥特性远大于一般的水泥砂浆,所以在解决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与破坏等方面有着优异的功效。在实际使用中,该方法还能够控制所加固结构的整体重量,提高构件的延展性。

2.5外置型钢钢筋施工技术

该方案通过外置钢筋结构,来增加混凝土建筑结构强度。施工时,一般要求测量施工结构的四角。施工时角钢的长短可考虑加强段的长短。螺栓箍或箍板,用于在完成高角钢结构之后进行外包。对钢筋结构整体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在钢筋直径施工完成后,在外包的构件能够部分或整体地取代现有结构的作用,以便于全面补充钢筋构件的力量,从而提高和扩大钢筋结构的应用能力。在施工时使用外贴刚性钢筋结构,具有工期短、方便的特性,梁、柱和钢筋结构配筋质量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加固工程设计中,有关人员必须时刻以工程建设实践为中心,严格地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规定程序,合理选用适宜的加固技术,并对工程关键环节和关键点加以严密把控,以便设计出合理的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加固方法,为全面改善中高层建筑构件的稳定性、安全和能力,提供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顾晓晴,倪青.建筑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混凝土,2020,42(5):161-164.

[2]王晓雯.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20,27(8):146-147.

[3]赖琴.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9(1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