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应用分析

帕丽扎提

博乐市青得里镇农业(畜牧)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博乐市  833400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新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应用。在生态林业发展过程中对现代林业技术全面推广,有助于提高林木整体质量,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生态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就要积极探索现代林业技术创新路径,促使现代林业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着重于研究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实践。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实践

引言

育苗栽培管理在林业发展中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决定苗木存活率,还会对现代林业持续发展造成一定限制。然而,林业育苗过程涵盖诸多环节与影响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育苗栽培管理造成不良影响,为从根本解决这种不良影响,本文以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育苗栽培管理意义,继而提出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的技术要点,并指明科学开展林业育苗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1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要点

1.1育苗土壤选择

在林业育苗栽培前,土壤选择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苗木种类及其生长习性,对种植地、土壤予以科学化的选择,保证土壤状况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同时,要确保育苗地地势平坦,灌排水便利,确保周边无高大树木遮挡,保证有良好的光照。要结合苗木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保证土壤pH值适宜,一般在5.5~7.5即可。合理选择育苗地后,要进行深耕处理,对土壤深翻晾晒,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及虫卵,同时亦可提升土壤透气性。整地时应清理干净杂物、枯枝败叶,为后期育苗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重视对土壤的改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墒情,必要时可采用客土法改良土壤,通过施加拌合物的方式,营造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如:沙质土壤改良时,可混合泥炭土;黏质土壤改良时,可混合沙土;酸性土壤改良时,可混合草木灰。合理选用土壤改良方法,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提升育苗成功率。

1.2科学组织播种

科学选择播种的有效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种子的成活率。由于当前绝大部分的林业育苗工作主要都是在大棚内完成的,所以在开展育苗过程中林业人员要高度重视母株插条采集等相关工作。例如,在进行育苗过程中,林业人员要注重不断优化处理母株,一般情况下主要选择的方式就是实现小面积栽培工作,在此以后要通过采集木质化插条的方式,高度重视光照与施水等工作环节。此外,在选择插条工作上,要重点选择那些带有叶子的,并且按照插条方向进行有效切割,尽量避免损害到插条组织。

1.3种子育苗

顾名思义,就是将种子播种到育苗地的预设沟壑位置上,等待它生根发芽并成长。要注意苗木的间距应适中,根据苗木生长特点来确定,每一类树木往往有着不同的育苗间距设定。主要育苗技术有以下几点:①育苗类型:育苗类型大致可分为散播、条播、点播、盆播4大类,顾名思义只是播种的形态不同而已,对林业苗木栽培来说,盆播较少,盆播多对温室花卉而言。整体而言只需保证苗木生长水分和养分较为均匀分配给每一株苗木,不论哪一类播种方法都是可行的;②种子预处理:在种子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能够使其更快更好地发芽生长,也可称之为催熟手段,包括浸泡法、去蜡去油法、层积催芽法等。浸泡就是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然后晴天取出晾晒风干即可,避免晾晒温度太高,因为晾晒温度太高会抑制种子活性,或者对种皮带有油脂、蜡质的树种,或种子外皮太厚实,那么适当去除种子外皮的油脂或蜡质。层积催芽法就是将精选种子与湿润物如河沙、泥炭、锯末等混合或分层放置,以激活种子活力,常对休眠期较长的银杏等树种来说,或者用专业的种子药水来浸泡,杀死有害微生物,提升种子的活力,也是可行的。③土壤预处理:土壤预处理工作就是翻土并挖好预埋孔,如有必要,可以施一层肥料,以有机肥最好。

1.4移栽管理

苗木移栽时,应控制好移栽时间,避免过早、过晚对移栽成活率造成影响。要做到小心谨慎,避免损伤苗木根系阻碍其生长。一般情况下,苗木移栽工作需在春季、秋季进行,此时外界温度、湿度等稳定,气候环境适宜,不会影响苗木生长。苗木移栽时,需将病枝枯叶等清理掉,并进行相应的修剪、消毒,减少损伤。如需长距离运输苗木,则要做好防护工作,提前让苗木吸足水分,并在根系涂抹泥浆覆盖薄膜,减少水分流失。苗木移栽后,需浇灌充足的定根水,强化后期水肥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

2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的管理途径

2.1预防病虫害

第一,开展苗木种植、植树造林、护理等基础科学工作。第二,合理引进捕食性害虫,第一类对驱鸟有用,应包括益鸟,如山雀、灰鹊、啄木鸟,以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平衡,防止疾病和害虫突然爆发。第二类是害虫控制,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控制方法。它通过把天敌引入森林来对抗害虫和昆虫。这种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可以保持生态平衡。第三类是主要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微生物学方法。他们的技术难度比较高,控制要求更为准确细致。目前尚未广泛使用。第三,合理使用害虫捕猎、高温处理、漂白、捕收、扣留等实物保护手段。但是,考虑到物理防治费用高,以及劳动强度和规模过大,一般不建议广泛使用。

2.2林木生长环境管理

首先,要定期检查苗木的土地环境,及时清除垃圾和枯枝,为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清除各种病虫害,确保土壤环境的健康。其次,如果在林木幼苗生长过程中出现土壤固结问题,则有必要减少肥料的使用,并对土壤进行耕作,以软化土壤,提高土壤的渗透性。最后,土地环境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定期检测林地的土地环境,及时解决土地环境问题,避免土地问题的长期存在,以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水平。

2.3加强育苗技术把关

当前,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无纺布育苗器成为了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之一。其主要就是运用无纺布和轻基质两者制作而成,在对无纺布育苗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其技术优势及特点,比如像切段成型、焊接布缝与基质装填等步骤往往都是依托机器自主完成的。在完成这一系列操作流程以后,整体容器的大致形状也就形成了,这个时候可以将容器直接放入到成型机里,通过料斗直接放入基质,在完成这一系列技术程序之后会形成一个成型筒,其外部有无纺布包裹,内部有推进螺杆泵,在无纺布上面有电烙铁块,主要形成斜型的成型筒顶部,随着无纺布在成型机送料过程中,结合无纺布的长度情况进行有效切割,在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程序以后,工作人员就可以直接进行装箱处理了。成型筒往往也是结合实际生产尺寸要求制作而成,使得容器拥有不同的口径,可以直接有效对不同树种进行培育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林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所以,现阶段需要从育苗栽培管理细节入手,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保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作用的全面发挥,为我国林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金富军,马丽,张妍妍.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1):86.

[2]赵婕.现代林业种苗与育苗栽培技术应用现状及提升途径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16):115-116.

[3]张淼,晁新胜.现代林业种苗与育苗栽培技术应用现状及提升途径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0(33):49-50.

[4]董瑾霞.现代园林育苗技术重点与造林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20):63-64.

[5]康春生,院小乐,陈晓伟.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