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王进,     ,王晓军,    ,席进贤

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

摘要:在天然气管道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也受到更多人重视。因此,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资源,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天然气的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天然气泄漏等事故仍屡见不鲜,有些事故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引言

天然气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过程所涉及各类专业知识极多,且天然气基本是以液体、气体形式体现,所以其对生产管理环境要求十分严格,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泄露风险大幅上升,引发难以预计的灾难性后果,比如火灾、爆炸等,所以做好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主要针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予以相应整理和总结。

1天然气生产安全管理要点

1.1易燃易爆性明显

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要点较为典型,因为天然气生产加工过程需要投入较多原料及各类添加剂,物质形态的多样化,导致其易燃属性十分突出,比如天然气基本为液体、气态物质,极易挥发,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便会全面上升。所以生产环境中,气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状态,部分设备出现故障等,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安全事故出现。除此之外,在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测期间,比如电气检测过程,相关从业人员操作不当、随意操作甚至违规操作,都会引发难以预计的风险事故,严重影响天然气生产企业稳定运营发展。

1.2职业危害相对较多

天然气生产内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炼油环节所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本身还有较大毒害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加之生产加工期间各种粉尘、噪音、高温导致生产环境极为恶劣,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相关从业人员患上多种职业病。这无疑也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提出更高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行业发展效益也会随时间推移持续减弱。

2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属于系统性工作,若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则难以确保管理的安全性,在管道设计、施工、检修、维护等方面均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工作人员没有每天进行管道定点检查、没有规范的检查记录,管道一旦出现漏气状况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越发严重后,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降低安全性,事故发生后也无法追踪到责任人。

2.2运输环境气候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天然气管道需要长期埋在地下,管道较长,途径地区环境各异,若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会留下安全隐患。另外,管道会穿过各种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比如容易山体滑坡的地区、煤矿采空区、地震带等。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极易发生漏管、悬空、漏气等状况,从而引发着火、爆炸、中毒等事故。

2.3第三方违规操作

天然气管道投入使用后,要对第三方的违规施工等状况进行管理,因为管道经过的地区,如果要进行铁路、公路、住房等建设,则容易发生侵占管道保护区域或是破坏管道等问题,会降低天然气的输送安全,甚至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在无特殊情况下,在管道中心线两侧1千米内不允许爆破、采矿、采石,管道上方禁止占压,一旦存在管理不到位、法律意识欠缺等问题,则容易造成管道损坏。

3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策略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的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责任落实制度,对杜绝安全风险,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做出突出贡献的岗位员工予以奖励,而由于人为的违章操作等因素,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予以处罚,岗位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尽心尽力地做好安全工作,提高长输管道的生产管理水平,保证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并要求岗位员工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学习长距离管道输气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2注重前期安全规划同时不断强化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

注重前期安全规划同时不断强化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规划是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得以更新完善的必要依据。安全规划内容应涵盖企业生产过程的全方位流程管控,并针对企业生产情况、生产过程可能出现或存在安全隐患成因予以具象化分析,从而为后续事故预防体系的成型奠定基础。且安全管理期间对相关资金预算精准度要求也比较高,前期安全规划必须体现防范公款私用等行为出现的约束规章,保障企业安全设施品质参数不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生产期间所使用安全设备检查、制定也要纳入前期安全归纳内容中,以此全面提升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促进安全宣讲,扩充现代化安全理念知识的方式,建立新型企业安全文化来不断强化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引导从业者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效率,搭配良性竞争制度,明确企业应在关注生产效率前提下,将安全管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条件允许的可以将安全管理指标纳入企业职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企业现代化安全文化管理指导理念,从而为企业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3.3强化天然气管道宣传

天然气管网的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做好管网保护工作的基础在于让居民们充分认识到天然气管网的重要性,掌握天然气管网的运行与安全的基础知识,并能自觉地维护天然气管网,监督违反法律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天然气管道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加大对天然气管道的保护力度。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天然气管道的正常运转。

3.4天然气生产企业必须持续更新全面促进自身安全技术水平

天然气生产企业必须持续更新并全面促进自身安全技术水平,从现实角度出发来看,当前我国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技术水平对比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有一定滞后性。所以具体到实践环节,必须在制定周期安全管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不定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国外相关先进企业进行研讨学习,或者聘用高精技术人才,弥补这一领域的技术短板。同时在安全技术科研创新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我国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创新性相对偏低,自主研发水平比较有限,企业方必须提高相关安全技术科研投入资金,为形成适配企业自身的安全技术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我国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的先决条件。

3.5防震减震技术

由于液态天然气在运输中的特殊性,需要在储罐设计中融入防震减震技术,通过相应的隔震减震措施提升储罐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对储罐的影响。当前,物理隔震减震技术是液态天然气储罐常用的技术之一,橡胶支座的应用能解决水平振动经常出现的共振问题,但因国家对橡胶支座的实际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该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未来科研人员仍要利用现代设备装置与计算机控制技术优势,加大防震减震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液态天然气的防震减震效果,强化天然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结语

天然气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天然气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我国天然气工程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天然气进行生活和生产,因此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更加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使天然气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且具有稳定性,为我国天然气工程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现立.天然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化工管理,2021,11(15):23-24.

[2]张雅君,刘晓芹,张雅宁.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21.12(31):1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