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巫道林

赣州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 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组内PSQI和HAMD评分下降,同时治疗后观察组PSQI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REM中的S3、S4时间以及REM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0%,无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十分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安全性

随着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多数抑郁症患者会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之下,相关医学专家以“安全、高效”治疗原则为指导,指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4例、16例,年龄在27~42(35.63±5.33)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5例、15例,年龄在26~43(35.25±5.42)岁。基线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伴有情绪低落症状和双向情感障碍。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品名:来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生产企业:H.LundbeckA/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165;药品规格:10mg*7片;用法用量:起始剂量一日一次10mg,一周后可以增至一日一次20mg,早晨或晚上口服。

观察组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1)艾司西酞普兰疗法参照对照组;(2)米氮平疗法:品名:瑞美隆米氮平片;生产企业:荷兰奥斯欧;批准文号:H20140031;药品规格:30mg*10片;用法用量:随水吞服,每次15mg,一天一次,有效口服剂量通常为每天15~45mg。

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评分:采用PSQI评分表[1]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满分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采用HAMD评分表[2]对抑郁症状进行评分,总分24-96分,分值和抑郁症状表现正相关;②睡眠结构情况:使用多导睡眠仪测定NREM中的S3、S4时间以及REM时间;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头晕、胃肠不适、恶心,比值越低,药物安全性越高,低于10%表示安全性处于理想区间。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版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评分

治疗前后组内PSQI和HAMD评分下降,同时治疗后观察组PSQI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PSQI评分

HAMD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

16.52±2.13

9.45±2.11

67.16±4.25

42.27±3.25

对照组

40

16.56±2.18

12.38±2.21

68.19±4.32

52.52±6.21

t

-

0.0830

6.0647

1.0749

9.2490

P

-

0.9341

0.0000

0.2857

0.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睡眠结构情况

观察组NREM中的S3、S4时间以及REM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睡眠结构情况(±s,min)

组别

例数

S3时间

S4时间

REM时间

观察组

40

25.72±4.19

23.26±5.27

112.28±23.08

对照组

40

22.56±4.41

20.18±4.31

100.44±19.18

t

-

3.2854

2.8613

2.4953

P

-

0.0015

0.0054

0.0147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头晕、胃肠不适、恶心)发生率均低于10%,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头晕

胃肠不适

恶心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2(5.00)

3(7.50)

对照组

40

1(2.50)

1(2.50)

0(0.00)

2(5.00)

2

-

-

-

-

0.2133

P

-

-

-

-

0.6442

3讨论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中枢神经突触间隙中5-HT浓度改变导致,有研究指出,S3、S4时间缩短,REM潜伏期缩短是内源性抑郁症的特征性改变[3-4]

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常规药物,可对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有很好的增进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控制5-羟色胺的摄入,进食后不会影响药效,生物利用率可达80%以上,米氮平为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的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对5-HT

1受体亲和力低且对组胺H1受体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故具有安眠镇静作用[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SQI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NREM中的S3、S4时间以及REM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说明药物联合疗法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睡眠结构;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0%,处于理想区间,说明药物联合疗法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和米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刘文佳.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4):708-710.

[2]关伟.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5):55-58.

[3]王海涛,刘悠然,刘雷,张艳.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7):159-162.

[4]莫小恩.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6):1097-1098.

[5]武华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