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及应用研究

康静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710068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一批实行常规护理的伤员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同时再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一批实行急救护理的伤员5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救援完成时间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Pain Score,VAS)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从急救效率方面对比,实验组的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以及救援完成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恢复状态方面对比,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应用可以提高现场救治效率,减轻患者病情,提高应急能力,对于伤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批量伤员;急救护理;应用研究

在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1]。对于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应用,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人性化服务,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批量伤员的急救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场地狭小、医疗资源不足、患者众多等,给急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伤员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急救人员工作强度的增大,需要更高水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现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急救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和抉择,同时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使得救援工作顺利进行[3]。因此,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本文将对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应用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一批实行常规护理的伤员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同时再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一批实行急救护理的伤员5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有男性患者34例和33例,分别有女性患者16例和17例;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为25岁,实验组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分别为(39.68±3.64)岁和(38.64±3.14)岁。两组一般资料可以用于研究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止血处理、维持体液平衡、疼痛管理、保持体温稳定、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理支持等。

1.2.2实验组急救护理

①现场急救:在突发事件现场,应立即进行伤员初步评估和分类,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②综合救治:对于各类伤员,应根据其病情和特点,采用综合性的救治措施。③做好转运工作:在伤员稳定后,选择适当的转运方式和方法,如救护车、直升机等,并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④保证医疗资源供应: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⑤加强团队协作:医疗救援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以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⑥重视伤员后续护理:在伤员治疗后,应及时进行后续护理工作,包括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能力。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救援完成时间以及患者NDS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救援完成时间对比

实验组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救援完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1 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救援完成时间对比[),min]

组别

例数

急救反应时间

现场救治时间

救援完成时间

实验组

50

24.82±2.82

25.21±2.93

24.71±2.33

对照组

50

26.37±2.81

26.97±3.38

25.97±2.08

t

-

2.463

2.488

2.551

P

-

0.016

0.015

0.013

2.2实验组与对照组NDS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NDS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 NDS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

组别

例数

NDS评分

VAS评分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

50

20.36±1.25

37.44±3.14

4.00%

对照组

50

36.25±2.33

48.36±2.13

14.00%

x2/t

-

42.494

20.351

6.105

P

-

0.001

0.001

0.013

3

讨论

批量伤员指在突发事件中同时出现多名受伤人员的情况,需要进行集中救治和应急处置。对于批量伤员,急救的必要性非常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临床常规护理在批量伤员急救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批量伤员急救,需要采用特殊的救治方式和方法,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急救护理是指在突发事件中,对受伤人员进行得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急救护理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4]。急救护理在批量伤员中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在突发事件中,同时出现多名受伤人员的情况时,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在此次研究中,针对需要急救的伤员,通过急救护理,对患者展开快速评估分类、综合性救治、现场抢救、团队协作以及预后护理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对伤员的抢救效率,大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于伤员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在批量伤员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陈燕莎,张晶,裴彬宏.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批量伤员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04):91-92.

[2]郑红莉,何红莲,公春娇,等.16例织纹螺中毒患者批量急救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6):81+85.

[3]李青荷,韦秀霞,蒋洪霞.“3.21”盐城突发重大爆炸事故批量伤员救援中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10):1358-1360.

[4]唐红玉,吴玲玲,王吉平.成批化学伤医院内急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流程的构建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0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