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行政事业单位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

任文俊,石小薇

泰安市泰山区司法局  山东省泰安市271000

山东嘉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271000

摘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财务会计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举措,结合行政事业财务运行中面临的各项因素,阐述了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和紧迫性,详细解析了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财务平台

一、引言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对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重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动信息大数据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革。现代通信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不仅提高了财务会计的运营效率,更提升了财务的管理、控制能力,财务信息化的实践也随之发生变革。但是,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技术的开发程度低,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就显得十分紧迫

二、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基础

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指出要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等。我们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其精准性,实行平衡性经济政策,一方面要严格预算管理,强化资金资产统筹,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助推经济合理增长;另一方面要管控风险、密切跟踪和尽力化解隐患。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序开展,政府会计改革卓有成效,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已经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政府会计制度推进的局面正在形成,这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数字化财务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基础。

1、在内控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部署,财政部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并逐步完善了内控规范、指导意见和内控报告等制度,要求单位不分类型、统一执行,内控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2、在政府会计改革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财政部先后印发了政府会计系列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并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数字化财务平台的建设必要性

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的施行对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基础核算等提出新的要求,平行记账法的采用在提高会计信息完整性的同时,使得核算难度和复杂度显著增强,基础性工作和数据处理量成倍增加,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会计核算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记账核算环节工作量,降低会计核算差错率,避免会计政策适用混乱。

另一方面,内控信息化是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在支出经济类科目和功能类科目的科学匹配,支出过程分类管控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尚未预算绩效目标、过程分事行权等管理机制在单位内部制度和流程中进行固化。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以往的财务电算化建设大都未将业务核算、统计功能等系统进行融合,造成大量的信息孤岛,数据集成和共享程度普遍不高,致使管理成本增加,决策支持信息效率低下。

四、数字化财务平台的建设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方资源,搭建适用本单位实际的数字化财务平台,快速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困难。通过该平台建设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内控流程信息化落地。将预决算管理、收支管理模块的基础信息和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满足各个环节的在线流程审批、标准提示、表单可视、程序合规的需求,提升基础业务和财务数据质量。

2、财务集中审核报销、属地化结算。建设数据管理仓,打通预算、结算、核算、决算数据链,做到数据的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基本实现在线报销、后台自动审核,系统严格执行开支预算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

3、实现政府会计核算和报表自动生成。基于内控业务信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会计准则等要求,嵌入会计核算和记账规则,实现大部分业务账表的自动生成。

4、对外提供各类数据报表。满足部门对数据统计和报送的要求,现代化数字财务平台能够智能化生成账表,实现表间数据关系自动核对,可视化程度高。

5、满足内部决策和财务人员转型的需要。深化管理会计应用,通过财务数据集中管理,降低数据收集成本,能够便捷地提供决策信息,强化成本绩效分析,实现支出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严格财经纪律,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五、数字化财务平台的建设方式

为了确保平台建设质量,建设过程中应强化调研,确定目标,严格开发程序,明确时间节点,从而保证工作质量和进度。平台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精兵强将,选择强有力的第三方,并对系统开发全过程监督,开发过程以下五个步骤

1、第一阶段是调研。组织开展调研,到建设较好的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向参与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第三方做好咨询,形成相对成熟的建设方案。

2、第二阶段是软硬件建设。选择相对成熟稳定的架构模式,组织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进行软硬件的测试,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实现财务会计全流程各项功能。

3、第三阶段是试点先行。选择试点单位进行测试,会计科目集中设置,辅助核算统一标准,测试会计基础核算,报表编制集中在线运行。

4、第四阶段是全面整体推进。开展全单位上线布置,实现系统运行顺畅,测试处理数据稳定。正式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现内控管理信息化落地。

5、第五阶段是建设项目交维。办理项目交维,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形成有效的数据整合,组建后期运营队伍,有效形成核算业务、报表业务等服务能力。

六、数字化财务平台的条件保障

财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有效的条件保障,应当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措施体系,主要涉及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经费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数字化财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经费支持,支出内容主要包括软硬件费用、集成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2、组织保障。财务平台的成功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予以保障,建立健全组织架构,选择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确保能够对平台全流程进行有效监督。

3、人员保障。平台建设的项目管理部门应当配备精兵强将,单位应在人员编制、选人标准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特殊政策。

4、机制保障。财务平台建设是一项深刻的管理变革,为了巩固这种成果,需要有正式文件把业务流程规范清楚,也就是将各类工作规程和准则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让工作人员严格执行。

5、风险防范。财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程,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较大的风险。所以,需要采取一整套有效的保障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七、结语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从信息孤岛到资源共享,财务信息化建设从来没有停下。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推进建设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采用数字化的手段规范各项行为,加大流程建设,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确保国家政策能够切实落地,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掌握国有资产流向,全面提升绩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