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多元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凌丽珍

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基于临床探讨多元化护理措施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及预后的改善。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采用医学统计学随机分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常规组两组,每组患儿例数均为40,对常规组患儿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对实验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多元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实施多元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儿心肌细胞损伤,并且能改善患儿预后及减少其窒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元化护理;心肌损伤;神经行为

近年来,我国医院儿科常见新生儿窒息患儿,新生儿窒息通常指刚出生的新生儿在结扎脐带后一分钟内出现不能自主呼吸的现象,该疾病严重者可影响新生儿全身循环系统运行,不经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可出现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据相关文献记载,出现新生儿窒息而未经及时有效处理的新生儿在发育过程中多半单个或多个器官发育不全,也有些新生儿在性成熟后出现智力低下、脑神经发育异常等病症。随着我国新生儿科的发展,新生儿窒息已经不再是容易威胁新生儿的疾病,但是新生儿窒息后的后遗症及并发症却是在所难免的,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次研究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元化护理模式对该类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选自我院儿科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以医学统计学随机分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常规组(n=40)两组,组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常规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1:19,平均胎龄为(38.24±0.65)周;实验组患儿男女比例为18:22,平均胎龄为(38.40±0.70)周。本次研究实验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参与研究的研究对象及家属均已知晓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流程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已置于实验室封存。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入选的研究对象经我院儿科医师确诊且满足《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中相关要求;②患儿脱离母体一分钟内未见自主性呼吸且阿氏评分≤7分;③患儿无其他重要脏器疾病;④患儿能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进行。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儿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其内容包括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持续监测患儿基础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患儿氧气吸入,为患儿摆放合适体位,准备好患儿抢救车,遵医嘱为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等常规儿科护理措施。

对实验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多元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对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实验组患儿采用的多元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预防窒息为实验组患儿摆放右侧头高足低位,升起床挡保证安全,将枕骨下以小软枕垫好,保证患儿舒适与呼吸道为开放状态,患儿病床旁备好吸氧吸痰用物,检查中心供氧装置及负压装置完好,若患儿再次发生窒息,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正压通气并且清理呼吸道,以免患儿气体交换受损,每次通气时间≥半分钟,吸氧浓度为100%。②患儿消化道清洗为患儿清理消化道时,将患儿体位摆放为左侧卧位,将胃管由患儿口腔插入胃底,抽吸胃液或听气过水声,保证胃管处于患儿胃内,洗胃液选用加热至38至40摄氏度的1%至4%碳酸氢钠,清洗3至5次,直至洗出液澄清透明。③环境护理患儿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④母乳喂养护理人员为患儿家属宣教母乳喂养对患儿的好处,鼓励患儿母亲以母乳喂养患儿,保证患儿营养均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软件

本次研究所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

2.结果

2.1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表1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对比表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常规组

40

25.41±0.64

30.25±0.40

12.150

0.000

实验组

40

24.16±0.61

35.48±0.51

17.515

0.000

t

0.517

10.451

p

0.548

0.000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脑水肿

颅内出血

吸入综合征

合计(%)

常规组

40

3

2

3

20.00(8/40)

实验组

40

1

0

1

5.00(2/40)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近年来在我国各大三级医院越发多见,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该类疾病不像以往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但是其引发的后遗症与并发症目前临床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本次研究从对该类患儿进行多元化护理措施干预的角度出发,尝试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此次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实施多元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儿心肌细胞损伤,并且能改善患儿预后及减少其窒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宁丽.多元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7):3021-3023.

[2]范长杰,王爽.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9):147.

[3]张倩倩.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4):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