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交替传译译语表达自我监控失效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汉英交替传译译语表达自我监控失效原因分析

何妍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550025

摘要:在汉英交替传译工作中,自我监控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在翻译过程中频繁触发自我调节机制则会影响到最终的翻译质量。相关研究证明在交替传译工作中由于个体的认知有限,同时长时间的工作消耗个体大量精力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自我监控失效。自我监控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语言自动化程度低,其次是译者记忆混乱,最后是笔记对译者造成干扰。笔者将结合这三个方面,对汉英交替传译译语表达自我监控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英交替传译译语表达自我监控;失效原因

前言:对于汉英翻译工作者而言,自我监控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的口译工作当中如果频繁触发自我调节机制,则会影响到口译的流畅性。本文通过对汉英交替传译译语表达自我监控失效原因分析能够提高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对翻译工作的认知,对于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推动翻译领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1汉英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的含义及其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英交替传译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汉英交替传译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始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于交替传译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交替传译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译者的自我监控机制,借助自我监控机制译者能够实现对语言产出的自我检查,提高语言产出的效率与质量。自我监控是语言表达中一种基础的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自身的思维、情感以及行为不断进行自觉的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过程[1]。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失效就意味着主体无法实现对语言信息的准确传递,对于口译工作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失误。在汉英交替传译工作当中,译者会不断接收信息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对其中不恰当或者不正确的信息进行修改补充,这个过程中语流停顿是自我监控的明显特征。

2汉英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失效常见原因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译语表达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产出形式,正常情况下语言产出之前译者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并将修正之后的语言产出。如果译者未能将其中的错误进行修正,而是在产出之后才意识到语言表达的失误就是自我监控失效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语言自动化程度低,其次是译者记忆混乱,最后是笔记对译者造成了干扰。

2.1语言自动化程度低

汉英交替传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聆听、分析、记忆、笔记、协调;第二阶段包括记忆、读笔记、产出。这两个阶段需要译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自身的注意力,尤其是第二阶段由于产出通常是译者的第二语言,这使得译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完成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在语言产出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自动化程度,能够根据笔记熟练地输出相关的内容,但部分译者由于工作量较大,对于部分语言的自动化程度不足,最终导致了自我监控失效的情况。

2.2译者记忆混乱

汉英交替传译的过程对译者的记忆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译者的短期记忆力,如果译者出现了短期记忆混乱就会引起回忆障碍,导致译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用于回忆相关内容才能够完成相关内容的输出。尤其是在交替传译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衔接过程中,第一阶段的信息是否能够有效传递给第二阶段,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译者的短期记忆能力。译者短期记忆混乱就会导致译者出现自我监控失效的情况。

2.3笔记对译者造成干扰

在汉英交替传译工作中第一阶段的笔记也是译者第二阶段语言产出的重要依赖,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关键内容进行笔记记录,如果笔记记录混乱就有可能影响到译者的翻译效率,甚至会因为笔记混乱出现翻译错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语言产出会出现错误,就会出现译者自我监控失效的情况。

3汉英交替传译中减少自我监控失效的途径

汉英交替传译工作相对较为复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译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同时由于是交替传译通常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因此译者必须具备充足的精力来对整个交替传译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2]。为提高译者的翻译质量,需要从提高译者的语言自动化程度、合理分配记忆与理解的精力以及科学进行笔记的记录三方面入手。

3.1提高译者的语言自动化程度

提高译者的语言自动化程度就是要加深译者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尤其是在翻译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时,要提前对相关的术语、专业背景知识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输出流畅度。提高译者的语言自动化程度是提高译者专业素质,减少汉英交替传译中译者自我监控失效的基本方式。

3.2合理分配记忆与理解的精力

汉英交替传译工作的本质是对语言所承载信息的传递,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都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为了提高汉英交替传译的质量,译者不仅要加强对英语的了解和掌握,也要加强对汉语的学习,这样才能帮助其在交替传译过程中更加科学地完成对记忆与理解的精力分配,帮助其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交替传译工作

[3]。在进行记忆力训练的过程中要尤其加强自身短期记忆力的训练,因为在交替传译工作当中最常用到的就是短期记忆力,译者要训练出一种基于理解的高效记忆方式,全面提高交替传译工作当中的记忆效率。

3.3科学进行笔记的记录

笔记也是汉英交替传译的关键环节,译者在进行笔记记录的过程中要对笔记的记录区域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部分关键词要单独记录,减少自身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词翻译缺失的情况。译者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要养成自我笔记体系的构建,笔记体系并不需要很多的符号,但要形成系统的笔记方法,提高译者的笔记效率与笔记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汉英交替传译工作当中自我监控失效是一种常见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语言自动化程度低、译者记忆混乱以及笔记对译者造成干扰,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通过科学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汉英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失效的可能性,提高汉英交替传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纪靓.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词及翻译对策[J].汉字文化,2022(24):159-161.

[2]盖栩晨.汉英翻译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校园英语,2022(38):187-189.

[3]石春让,赵秋苹.“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东盟国家的科技文档汉英翻译与语言服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04):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