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有效性探究

徐燕

上海市第二底复医院 呼吸危重病康复病区201900 

摘要】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来我院接受氧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研究,抽选出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应行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氧疗不适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高,其氧疗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予以氧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规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使其安全、高效的完成氧疗,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循证护理;有效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性肺部疾病,主要发病特征是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和肺气肿,诱发此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肺部吸入有害气体、其他肺疾病等引起的炎症性反应[1]。慢阻肺患者多表现为气促、呼吸不畅、咳嗽、喘息等,若不尽早治疗和纠正缺氧状态,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COPD患者需长期接受氧疗来改善缺氧,为了保证氧疗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临床需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故本文将重点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以我院行氧疗的慢阻肺患者为主体,抽选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女=22例:18例,年龄52~80岁,平均(66.26±3.78)岁,病程1~7年,平均(3.51±1.21)年;观察组40例,男:女=23例:19例,年龄52~81岁,平均(66.38±3.81)岁,病程1~8年,平均(3.66±1.22)年。2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阻肺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均处于稳定期;符合氧疗适应证;年龄>50岁;生命体征稳定;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梗等;精神障碍者;合并肺结核、肺大泡、肺动脉高压等肺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者;认知、交流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1)循证方案设计。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认知等,结合临床实际设定循证问题,总结呼吸问题、心理问题和病情反复发作问题,以COPD和护理为关键词检索,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经验和理论知识确定护理方案。(2)循证方案实施。2.1氧疗宣传:以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氧疗的优势、方法、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顾虑,并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生活等小常识,叮嘱其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2.2心理疏导:积极、正面开导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面的,不要因肢体障碍和呼吸困难而产生心理负担,学会自我心态调整,以听音乐、看综艺、戏剧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内心焦虑、恐慌感,嘱咐家属多陪伴、关心,鼓励其放开心胸积极配合治疗。2.3氧疗护理:每天坚持氧疗,必要时可选择在加重氧疗,每天至少12~15h,合理调整吸氧浓度和氧流量,注意观察其血压、呼吸和脉搏等变化,氧疗环境要安全,空气流通,避开易燃易爆物,保持平卧位吸氧,减少剧烈运动,多休息,少去污染严重的场所。

1.3观察指标

    以自制的依从性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坚持氧疗、掌握知识、配合护理等行为的配合度,结果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氧中毒、交叉感染和头昏倦怠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软件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检验用X2,计量资料用(±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见表1。

表1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观察组

40

30

9

1

39(97.50)

对照组

40

27

6

7

33(82.50)

X2

-

-

-

-

5.00

P

-

-

-

-

0.025

2.2 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氧中毒

交叉感染

头昏倦怠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

40

1

0

1

2(5.00)

对照组

40

2

3

3

8(20.00)

X2

-

-

-

-

4.114

P

-

-

-

-

0.043

 3讨论

氧疗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也是COPD患者转归的关键因素,通过长期科学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肺活量,减轻缺氧对脏器组织的损害程度,促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了保证氧疗的安全性,减轻氧疗不适反应,临床还需合理的护理指导[2]

    循证护理是一项创新性科学化的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论据,对患者展开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指导,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来帮助患者正确、舒心的完成氧疗,良好控制病情,规范氧疗行为,促使病情尽早转归

[3]。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其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原因:循证护理能多样化对患者展开氧疗宣教,纠正其不良心态,规范氧疗行为,正确指导患者吸氧达到良好治疗效果[4]

综合上述,循证护理的应用既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氧疗配合度,还能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徐宏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101-103,107.

[2]杨怀洪,李加新.基于移动PDA目标氧疗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氧疗效果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2,8(3):412-415.

[3]赵花,刘建红.循证护理联合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5):603-605.

[4]柴艳.循证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8):3445-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