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普——有关肾结石的那些事儿

/ 1

超声科普——有关肾结石的那些事儿

范洪菊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城北街道中心卫生院    四川凉山   615100

肾脏是泌尿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元,肾结石则是肾脏最易发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环境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肾结石的临床发病率逐年递增,大多数患者日常生活中无症状表现,通常是参与某次体检后,才被确诊为肾结石。该病高发于青中年群体,男性数量高于女性。尿路结石形成与复发因素较为复杂,与病人自身因素、外部环境相关,前者包括代谢异常、尿路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后者包括饮食不合理、气候、药物等。肾结石不仅会引发腰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同时,与泌尿系统肿瘤有较强关联。随着病期延长,结石对肾功能的损害也会进一步加重,甚至造成肾功能彻底丧失,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早通过技术手段诊断、筛查肾结石,被认为是治疗肾结石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其中又以超声检查最为普及。

1.肾结石诊断技术及意义

1.1意义

毫无疑问,明确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形态等信息,将极大的改善治疗效果,对预防复发有积极价值,能够为医师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意见。当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材料科技的不断进步,ESWL、PNL、URL、腔镜取石术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肾结石中。尽管手术技术愈发先进,但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确保不会残留结石,一旦术后残留的微小结石同质成核,则又会形成新结石。残留的碎屑是导致复发结石的关键,加大了术后复发的风险。因此,换言之,只要能避免结石诱因,新结石就会停止形成,及早发现微小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对直接避免结石复发有直接的重大意义。可是,在临床中,又常因结石小、病人症状不典型出现诊断不明问题,无法引起医师或病人的重视。从本质上说,只要探索出一种操作便捷、诊断快速、经济适用、无创伤肾结石诊断方案,就能够在提升病人就诊体验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现隐匿的微小结石、术后残留结石,被患者所接受,并且满足诊断价值。

1.2技术

    检查肾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KUB、IVP、超声、CT等。实际检查中,对较大结石的诊断,上述办法都可以较为轻松甄别,但对于微小结石、隐匿性结石、手术残留等,常会因症状不典型而忽略,许多手段不易诊断。KUB会因骨骼和尿路重叠以及肠道干扰、尿路外高密度影等影响结果,对微小结石出现漏诊。IVP则容易由于造影剂的掩盖出现漏诊,并且,很多甄别凝血块和肾盂肿瘤。CT诊断具有断面成像、分辨力高的优势,能够快速精确的提供结石数量、大小、位置,是临床诊断肾结石的“金标准”,然而,存在费用较高、放射性的局限,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CT诊断的应用。超声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性、无创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也是目前诊断肾结石的主流方案,但超声对结石的回声不强、后方声影不典型,尤其对微小肾结石诊断有较大难度。

2.超声诊断肾结石的原理及价值

2.1原理

    超声检查肾脏具有简单、快捷、无损、无痛苦、无放射性、不使用造影剂等优势,同时,对肾脏功能没有要求,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检查手段,特别适合筛选与随诊。不同的结石其成分也不一样,而回声强度、声影及其密度与成分息息相关,例如:草酸钙结石的质地更硬,透声水平不足,结石表面光滑,超声检查通常只会显示表层,不显示后部,后方见声影;磷酸钙结石则质地更加疏松,表面粗糙,超声检查较草酸钙结石更有效。胱氨酸结石也属于疏松结石,具有不错的透声性,超声能够呈现全貌,然而,后方声影通常比较弱或消失。对体积较大、声影典型的结石超声非常容易筛查,对微小结石,通常是由肾盂、肾盏与周围组织构成的肾窦从肾门处向肾内呈袋状突入,其强回声和小结石病灶比较不良。此外,如声束投射在声衰减强地方,如肠系膜脂肪,也会使得结石强回声不典型,声像图上强回声后方无声影,无法确诊结石,肥胖也是超声检查肾结石的影响因素。

2.2价值

如检查右肾,可嘱病人稍左倾斜,以肝脏作声窗;如检查左肾,取左侧卧位。嘱病人深呼吸屏住,避开肋骨、气体。选用低频凸阵探头,调低增益,聚焦可疑区域,焦点稍深结石。肾结石一般是强回声团,≥5mm显示清晰,<3 mm结石及血管钙化较难显示。

彩超下闪烁征无血流频谱,其频谱是连续、相邻垂直带,对称于两侧,没有轮廓。血流信号除点状回声外,能够测得血流频谱。因此,只要发现闪烁伪像存在,鉴别闪烁征较为轻松,能够预防错误诊断。诸多临床证明,彩超诊断肾结石的闪烁征,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通过闪烁征指标,有利于检出微小肾结石,这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常规超声(B超)诊断的局限性,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

3.结语

    临床一致认为,对高度疑似肾结石的可疑人群都需要做影像学检查,其诊断结果对治疗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重点分析了二维超声检查的特点与不足,其以强回声后伴声影作为筛选肾结石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可以通过强回声伴闪烁征作为筛选肾结石标准。整体来看,超声对诊断急性腰痛有较大局限,但依然是诊断结石的有效手段,医师应当充分掌握结石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