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研究

陈刚

身份证号码:620523198808303519

摘要: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矿井内有害物质较多。其次,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最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应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规范,更换通风设备,加强安全培训。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治措施

引言

在进行煤矿开发进程中,从煤矿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矿井通风事故在煤矿总体事故中占的比例较大,很多事故暴露出煤矿管理人员在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矿井开采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通风安全管理,并在出现通风安全问题时第一时间实施合理的措施,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益与质量,进而更好地满足矿井开发的实际要求,减少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煤矿企业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煤矿通风安全工作,对减少井下事故发生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质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煤矿工人供氧

深矿井中的氧气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为了开采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范围越来越大,开采深度越来越大。在深层煤矿中,如果施工人员缺氧,便会吸入空气中大量的粉尘。因此,内部通风是必不可少的。为保证工人安全,要为工人提供足够的氧气,通风系统应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1.2有利于安全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煤矿生产的思维和观念有了极大转变。在煤矿生产中,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煤矿要积极引进革命性技术,改善通风情况。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施工人员了解煤矿生产情况,进行信息管理,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

1.3改善煤矿井下工作环境

因地质、温度、湿度等原因,煤矿井下的环境有着密度增大或压力突变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工作人员面对井下突变的环境,会有极为明显的不适感。并且伴随煤矿井下环境变化,煤矿开采所需要的方式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受温度、湿度影响可能导致作业出现偏差,影响到矿井正常作业。故而,需做好矿井下通风管理,确保井下温度、湿度等趋于平衡与稳定;同时,降低其他因素对井下环境造成的影响,是矿井下工作环境更利于作业的进行;此外,稳定的作业环境,开采机械的作业状态也会呈现稳定样式,不会过多的受温度、湿度等影响。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分析

2.1矿井内有害物质较多

矿山内的有害物质较多,是造成矿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也是进行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人员在矿井所处的位置比较复杂,随着矿山的逐步开发和扩展,由于矿山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导致了矿山内的通风压力也越来越高,由此使得矿井开采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在采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阿摩尼亚、甲烷等吸附的危险物质,如果不进行对有害物质的风险识别并进行适当通风措施,极有可能造成矿井下的通风问题的严重,使得矿山作业遇到困难。

2.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均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引发的;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对通风系统管理的安全防范能力不足也是导致矿井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应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预防,从思想源头上防止出现对煤矿流通管理的松懈以及消极态度,规范并加强操作技术人员的主体意识,以便于对煤矿安全流通管理做出贡献。

3煤矿通风事故防治对策

3.1优化矿井下危险有害气体的检测与防治

有害性物质是矿井内通风事故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在整个矿井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矿山内工作人员所挖掘的深度越来越深,导致了矿山内的有害物质逐渐上升,空气的成份也变得十分复杂。所以,应建立和执行合理的矿山通风安全管理方法,通过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矿井下的空气成份及其地质环境变化趋势等,正确预测井下变化,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通风安全预防措施。在煤矿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开发区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与掌握,从而针对性的设计矿井通风体系,并对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气体抽放体系,有效降低瓦斯爆炸事件的产生,建立与完善相应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矿井通风效率与产品质量。煤矿企业更应加强对通风管理方面的安全投入,通过配置与完善各种类型的安全检测装置仪器,实时检测矿井通风情况,对矿井通风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通风管理装置的品质,确保通风设备符合实际的工作要求,面对问题立即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对策。加快推动矿山通风监测体系的建立,提高监测系统的运行功能和管理水平,对矿山通风状况实施全方位的监测,可以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2强化安全意识,改善井下环境

为有效培育安全防护意识,营造良好的井下通风环境,需要重点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培养。煤矿工作人员应在上岗前的职业训练中学习安全防护知识与井下通风环境测量方法,学会使用空气测量仪、瓦斯探测器等重要设备,能测量空气中氧气与其他类型气体的浓度与分布范围,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具备较强的安全防护意识。煤矿应该组织安全培训,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每一位煤矿工作人员都要深入了解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煤矿应该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素养,对下井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做好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培养工人安全行为习惯。强调安全第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意识,工作人员要正确理解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按煤矿安全规定工作,不断改进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颁行管理准则,制定安全通风技术规则与相关技术设备操作标准。为消除通风事故风险,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井下通风环境,应该积极革新软硬件设备,尽量消除火灾及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降低工作人员职业危害。采取合理措施,定期检查煤层的瓦斯含量,安装警报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检查。定期对井下工作环境进行系统检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具,检查防护服的状态,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3.3采取信息通风管理技术

煤矿通风信息管理持续监测内部通风数是否满足标准。为了提升通风信息管理效率,要应用通风信息管理技术。所谓的通风信息管理技术,就是借助各种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煤矿通风系统参数,如瓦斯浓度、CO浓度、平均风速等。系统由现场层、数据链路层和企业管理层组成,现场层包含各种检测传感器,如温湿度、压力传感器等;数据链路层覆盖了很多宽带路由器和网络交换机;管理层能够远程控制多个服务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矿井通风安全监督管理与事件预防的过程中,其安全管理问题十分重要。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多发致使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应注意对事故中产生的问题因素做好把握,并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和问题的再次产生,进行合理的防范并采取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要结合规章制度,培养作业人员素质,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等,来进一步提高矿井内通风设备的性能与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矿井开采的现实要求,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胜利.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9):112-113.

[2]张星鹏.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分析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石化技术,2020,27(01):159-160.

[3]白晓波.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分析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26(03):215.

[4]高凤利.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9,9(13):140-141.

[5]梁太岳.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分析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24(04):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