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药学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药学作用分析

余鸿良

仁寿县彰加镇卫生院   四川眉山    620595

【摘 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间因急性脑梗塞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患者,其均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加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叶酸、血清降钙素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叶酸、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显著,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叶酸水平均较高,血清降钙素原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水平则较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注射用盐酸纳洛酮可起到优质的效果,该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的改善,配合常规对症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关键词】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急性脑梗塞;药学作用

脑梗塞便是脑梗塞,又名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人体脑动脉血管阻塞所致的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急性脑梗塞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患者有较高的概率发生偏瘫、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因此,予以急性脑梗塞患者及时且对症的干预治疗,提神能够患者的生存率,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和质量,对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指出,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该药物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1]。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间因急性脑梗塞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纳入40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37±9.28)岁。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84±9.26)岁。

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发现无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具体治疗内容包含降颅压、抗血小板、氧气支持、溶栓、降纤、营养脑神经和改善循环等。

实验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20066624,1mg),治疗时取盐酸纳洛酮注射液3.0g/d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而后予以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持续治疗2周。

1.3 评定标准

应用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叶酸、血清降钙素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差异。

治疗效果:基本痊愈(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00%-100.00%)、显著进步(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00%-90.00%)、进步(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00%-45.00%)、无效(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00%),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n*100.00%[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调查,满分4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n(%)]

组别

例数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

40

820.00)

1230.00)

1742.50)

37.50)

3792.50

对照组

40

512.50)

922.50

1640.00)

1025.00)

3075.00

x2

-

-

-

-

-

4.5006

P

-

-

-

-

-

0.0339

2.2 两组治疗前后叶酸、血清降钙素原差异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的治疗后的叶酸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叶酸、血清降钙素原差异比较 (x±s)

组别

n

叶酸(nmol/L)

血清降钙素原(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0

8.25±2.51

17.57±6.20

16.84±5.22

3.02±1.08

对照组

40

8.14±2.36

10.51±4.35

17.36±5.40

6.54±2.15

t

-

0.2019

5.8955

0.4379

9.2528

p

-

0.8405

0.0000

0.6627

0.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比较

表3显示:实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比较 (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0

28.31±2.47

12.67±2.19

对照组

40

28.56±2.50

18.35±4.23

t

-

0.4499

7.5417

p

-

0.6540

0.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以进行脑梗塞为代表的各类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在不断提升,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在临床上,急性脑梗塞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人体因脑组织因急性缺血而出现坏死情况,从而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针对急性脑梗塞的严重威胁,如何做好该疾病的对症干预治疗便成为广大医护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重点。在临床上,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作为吗啡拮抗药,具有良好的促醒效果,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盐酸纳洛酮能够促进患者脑细胞的苏醒,从而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有着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叶酸水平均较高,血清降钙素原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水平则较低,P<0.05。上述研究结果有效证明了注射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优质作用,同欧阳曦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注射用盐酸纳洛酮可起到优质的效果,该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的改善,配合常规对症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永涛.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0,5(17):1-3.

[2]欧阳曦. 盐酸纳洛酮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血清PCT与叶酸水平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37.

[3]李飞.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NIHSS评分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1):94.

[4]任涛.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38例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