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地区“煤改气”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河北省农村地区“煤改气”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孙晨曦 ,于淼 ,胡君苗 ,张俊倩

 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07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居民的取暖问题亟待解决。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在保障居民取暖效果的同时提升空气质量,因此,河北省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了“煤改气”工程。在“煤改气”政策推行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探究当前使用现状,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的使用效果评价,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煤改气”政策的完善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改气”政策;农村地区;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消耗了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大量能源。与此同时,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峻,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冬季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煤改气”成为控制大气污染的选择之一。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相继出台大气污染治理有关政策,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煤改气”工作迅速开展。

河北农村地区从2017年开始大规模推进“煤改气”,至2021年12月已经基本完成,冬季清洁取暖目标圆满实现。由于燃气取暖具有方便、卫生、舒适的突出优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飞跃提升。河北大幅度减少了空气污染物排放,为打赢京津冀“蓝天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集中建设任务的完成并非终点,“煤改气”成果保持仍面临多重考验。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大量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河北省农村地区“煤改气”效果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解决“煤改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清洁取暖工作提供建议。

1.煤改气工程实施现状分析

(1)天然气初装费用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承受预期

在被调查的122122位村民中,有18.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目前完全能承受天然气的初装费用;有高达59.0%的调查对象表示基本能承受天然气的初装费用;有18.0%的调查对象则表示不太能承受天然气的初装费用;只有4.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能承受天然气的初装费用。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农村地区天然气初装费用符合多数人的承受预期,较为合理,多数地区的政府对天然气初装费用进行补贴或者免除初装费用,激发大多数村民进行“煤改气”工程的意愿。

(2)天然气的使用提高了民众的用气成本

非供暖月份,只有17.2%的调查对象认为燃煤成本更高,而有38.5%的调查对象认为天然气成本更高,高达44.3%的调查对象认为二者相差不大;供暖月份,只有11.5%的调查对象认为燃煤成本更高,而认为天然气成本更高的调查对象高达56.6%,有32.0%的调查对象认为二者相差不大。由此得知,非供暖月份,天然气的用气成本与燃煤成本相差不大;供暖月份,天然气的用气成本相较于燃煤成本更高。

2.使用用途情况

(1)农户使用天然气较为频繁,使用率较高

“煤改气”工程开展后,天然气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使用频率是评价“煤改气”政策实施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村民对“煤改气”接受程度的直接体现。有高达52.5%的调查对象总是使用天然气,28.7%的调查对象经常使用天然气,14.8%的调查对象有时使用天然气,只有3.3%和0.8%的调查对象是几乎不使用和从不使用天然气。整体来看,大多数农户选择使用天然气,且使用天然气的频率较高。可见,天然气的便捷与清洁得到了农户的认可,“禁煤令”的实施也使得农户不得不选择使用天然气。

(2)天然气使用利用率较高,与生活联系紧密

在被调查的122122位村民中,有20名调查对象仅在日常烧水做饭时使用天然气,占比16.4%;有10名调查对象仅在取暖时使用天然气,占比8.2%;有92名调查对象在日常烧水做饭和取暖时均使用天然气,占比达75.4%。整体来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使用便捷,操作简单,安全整洁,在日常生活中为农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天然气的热值较高,冬季取暖效果更好,使得广大农户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天然气。小部分人由于天然气费用高或供暖效果差等原因,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应用天然气。

3.天然气使用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引发担忧

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所规定,燃气公司应至少每两年安排一次免费的入户检查,维护燃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据调查有23.8%的村民每半年接受一次维修检查;52.5%的用户接受了“一年一次”的维修人员检查;检查频率在“一年以上”一次中的用户有15人,占比12.3%;“从未”接受过检查的用户有43人,占比35.2%。因此从总体上说“煤改气”工程在“维修人员检查”方面的安全运营做的较好。不排除有部分用户没有受到合规的“检查”,有关部门仍需加强监管。

熟练处理天然气安全问题可以保护当事人及其邻近区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了解天然气发生问题后的处理方式十分重要。有54.9%的居民“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发生安全问题的处理方式;41.0%的村民表示基本了解天然气的安全处理方式;仅有4.10%的村民对发生安全问题的处理方式“非常了解”。

4.安全运营情况民接受培训不足,缺乏安全意识

在被调查的122122位村民中,仅有66位村民接受过燃气使用培训。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日常使用,还会对居民及其附近区域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村居民中欠缺机械和电子设备操作常识的中老年人比重较大,且燃气设备本身操作较为复杂,“接受过培训”不可等同于“熟悉操作方法”,实际能够正确且安全使用燃气的人会更少。

在河北省农村地区所开展进行的“煤改气”改革中,对于天然气的价格,天然气的初装费用符合大多数村户的承受预期,而天然气的使用也提高了民众的用气5成本,总体来说,村户使用天然气进行采暖提升了冬季取采暖经济负担,而农村村户居住分散、天然气管道长且露天、管道加热比城市居民慢等独特的特点也增加了村户使用天然气采暖的支出,经过三年的燃气补贴,河北省的清洁能源供热补贴资金是否会继续使用?村户采暖贵等问题如何解决?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适度增加财政补贴力度,设置专项资金,对于农村地区的天然气设施安装及冬季采暖花费给予一定补贴,降低村采暖经济负担,实行政府兜底的政策,同时可以协同天然气公司,共同制定价格优惠,鼓励政府、金融机构、天然气公司和其他创新合作机制以及投融资模式,以增加对农村“煤改气”政策实施的融资支持。

应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天然气安全使用保障相关政策,统一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保障农村天然气建设、运营和维护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对于河北省内农村地区“煤改气”政策实施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应该加资金监管力度,监管应落实到各层面、各相关部门。另外,对于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投融资,采用政府监管与市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促进融资的规范使用;针对天然气公司的燃气优惠,燃气公司应履行自身义务,采取政府与村户共同监管的方式,确保优惠正常使用。

民众是农村煤改气工程的承载者、受益者,也是弱势群体。为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天然气,民众自身必须加强素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培训,主动了解使用操作方式,切实掌握天然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河北省“煤改气”政策实施取得了成效,空气质量明显提升,这也是政策改革实施落地带给人民群众的福祉,“煤改气”建设任务的完成是起点而非终点,未来仍需要各方努力协调,统筹考虑农村“煤改气”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持续推进全国清洁取暖工作。


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20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