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中暖通设备检测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暖通工程中暖通设备检测方法研究

谢印峰

13010219760927065X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建筑建设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而暖通是建筑建设的关键环节,它对人们的居住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在暖通工程中,对暖通设备的检验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暖通设备;暖通工程;检测方法;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房屋建设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暖通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暖通工程施工非常重要,对其设备的保护也是工作人员要重视的问题,只有选择有效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维修。

一、暖通设备检验在暖通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因此,对暖通设备进行合理的日常维修与检测,是确保暖通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在系统运行期间,若有一台设备需进行检修或更换,将会对系统造成极大的不便,一是会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二是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暖通系统的寿命。对暖通装置进行检验,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转,降低了损耗。但是,在对设备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对设备的状态和性能进行及时的判断,如果控制量超过了限制范围,就可以对其进行干预和调整,从而将安全问题及时地解决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更好地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二、暖通设备故障检测和诊断

本文采用专家判别法对暖通工程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利用参数间的“IF-Then”条件关联规则集,以较少的传感器数目为依据,实现了暖通工程的故障诊断。比如,对暖通设备的空气处理单元进行检测,可以将专家规定的故障监测方法运用到实际中,以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功能为基础,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个云计算的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平台。但是,该方法不能对暖通工程的复杂故障进行有效的诊断与分析,而且其故障处理能力很差。

运用模块化方法,对城市暖通设备进行了故障诊断。在此基础上,构建具体的失效敏感性指数模型,比如物理模型、黑箱模型等,对系统预期指数与真实指数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该方法对于暖通工程,尤其是冷气机组等传感器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构建SVR黑盒模型,结合EWMA监控体系,并将其与EWMA监控体系相结合,以提升SVR故障检测的效率。

对暖通工程进行了故障诊断,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这种方法要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从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中,抽取出历史数据,并将其与当前的数据相比较,若数据不相符,就意味着设备出现了故障。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基于PCA技术的暖通工程故障诊断方法——主成分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

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与联合校正的变风量通风系统故障诊断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系统,实现了对变风量通风系统各传感元件的故障诊断,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对暖通工程进行故障识别,其识别正确率高于95%。

三、暖通工程中暖通装置的检测

在暖通工程中,对暖通设备进行检验,既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又能更好的满足住户的需要。但是,有些特殊的设备检测方法,则需要由专门的检测人员去研究、去改进,所以,本文就暖通工程中暖通设备的具体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健全检测制度,防止仪器故障的发生

在以往的市政暖通工程设备维修阶段,为了进一步减少供暖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一般都是在发生故障后进行检测,或是在一定的使用周期后进行常规维修。目前,市政部门可以加强工作,构建一个全覆盖的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够实时记录市政暖通设备的供热状况及变化,负责监督的工作人员能够每日监测,并持续记录,一旦出现异常,可以通过该体系来提前预警,然后再对机械及人力进行干预,保证设备的各类问题能够在未到达临界点前得到有效解决。

(二)利用专业的技术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在暖通工程的日常测试中,一般都是以手工方式进行的。例如,由人来观察暖通设备各硬件的运行状况,并进行常规的维修。比如出现了不能用正常方式解决的安全隐患或者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测试人员可以在目前的测试流程中使用某些专门的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例如,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一种非常普遍的技术就是BIM技术,它主要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一种数据化工具,可以用来以三维图形为主要的对象导向,通过建筑学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整合。因此,在目前市政暖通设施的检验中,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其进行检验,因为其暖通工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使用效果。暖通工程主要是以提供供暖为目的的,所以,在使用该技术的时候,有关技术人员首先可以通过BIM模型来对其进行整体的三维设计,从而将暖通系统中暖通工程的实际内观和各个组件的运行状况呈现出来,在这个可视化模型下,工作人员能够对整个暖通工程内的内部和空间的立体关系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对整个立体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及时进行调整。除此之外,BIM技术还具备了数据整理和计算的功能,在可视化之后,还需要对特定的数据内容做出总结,比如,对特定的三维立体模型内容进行计算。在建立了模型之后,专业人士可以直接将模型信息化,将可视化的内容转换成数据,对系统的组成内容有一个清楚的统计表达,相关人员可以直接按照检测数据来调整,确保空调的出风量、漏风量、频率等各项数据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三)多视角检查,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转

在对暖通设备进行检测时,所需检测的项目很多,以往,有关人员往往只关注特定的暖通设备,而实际上,在暖通工程中,除了空调和供风设备之外,对供暖通道的检测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在测试供热管道时,以确保管道不发生渗漏为目的,可以选择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很传统的手工检查,在城市暖通项目中,会有专业的人员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检查,因此,检查人员可以配合有关部门,先用某些电子仪器,对管道做一个简单的检查,确定管道的真实尺寸,找到渗漏点,然后安排维修人员对管道的内部进行检查和维修。第二个办法,则是依靠着科技,像是有些管子,里面的构造非常的复杂,想要靠人力来挖掘,难度太大了,而且还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危险。所以,在对管道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机器人检测的方式,机器人自身系统具备自动检测功能,人工可以通过机器人身上的感应回传系统来了解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而判断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将两项技术与人工相结合,能更加全面的检测出暖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排除隐患,使用户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结语

总结来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对暖通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相关专家应该加强工作,改进现行的暖通设备检测系统,及时解决暖通设备出现的问题,确保市政暖通项目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杨伟.暖通工程施工及管道防腐技术[J].居业,2023(05):40-42.

[2]李天天.暖通供热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03):154-155.

[3]徐大花.暖通工程设计存在问题的探讨[J].化肥设计,2023,61(01):28-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