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策略探析

罗宇翔

杭州中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逐渐深入,为了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出现安全、环保、质量、进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引发不好社会影响。所以在施工时,需要专业的监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管控,协调各方面工作,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应结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现场规范管理;策略

引言

研究发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影响因素众多,特别是在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类型复杂。工程的现场质量控制水平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挂钩,因此,施工阶段需加强质量监管,消除隐患的发生。在现场管理期间,需以节约成本为基础,合理选择监管方式,保障项目效益。而作为监理管理单位,需认清管理的不足,积极、灵活地调整对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管理技术的运用,提高房建项目的质量。

1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工程监理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建筑工程中现场混乱以及质量偏低的问题。通过专业人员来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分析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有助于总结监理经验

监理行业在长期发展中,工作标准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相比于以往的监理工作。现阶段的监理工作范围更大,同时工作标准更加规范,这都是规范化管理带来的优势。根据这种规范化管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定期进行总结和研究,以点带面,提高整个监理行业水平。同时,通过总结还可以发现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制定优化措施,调整工作方向,使监理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1.2更好地实现合同目标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性项目,而合同是建筑工程开展的重要导向,因此要将合同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始终,根据其中的内容开展工程建设。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出现一些违反合同要求的问题或行为,这就需要监理进行约束。同时,监理工作的开展也要有科学、完善的合同提供保护,二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通过监理岗位,使施工现场各施工环节符合建设要求,避免出现安全、质量、进度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合同目标。

1.3施工进度控制

监理实施现场管理,不仅可消除施工隐患,还可以高质量跟踪项目情况,确保项目在合同日期落成,合理控制项目进度。监理单位在工作中,需围绕施工关键点完成有效的技术监管,辅助施工调整方案的制订,借助现场监管作用的强化,奠定房屋建筑项目顺利、高效落成的基础。

2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主要问题

2.1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监理工作需要人来完成,因此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监理工作水平。监理单位在长期发展中,应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开展相关工作,但是目前部分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无法达到岗位要求,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监理单位准入门槛较低,在人员招聘时,不能对应聘人员综合水平进行充分了解,因此一些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开展规范化管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第二,随着社会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更新,因此监理单位应及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符合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要求,但一些监理单位并没有按要求开展这项工作,各岗位工作人员水平偏低。

2.2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施工单位,从本质上来看,监理单位受到建设单位的委托对现场进行监管,所以要保证各项施工内容符合工程要求。而施工单位在项目工程中的工作就是建筑结构的建设,因此监理单位必须要以更专业、更负责的态度来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因为自身专业水平较低,缺乏规范化管理能力,给监理现场管理带来了难度。施工单位不理解现场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就无法遵守施工管理要求,当监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时,还会出现大量的反对声音,严重影响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2.3施工技术问题

工程建设阶段,为提高施工质量,满足房建施工要求,需重视技术管理。在施工管控阶段,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保障房建项目顺利完工。但现实情况却是工程隐患较多,房建施工技术很传统,建模等科技手段未普及,施工问题难以灵活处理。如果存在技术管理问题,将会降低工程的品质,使施工速度放缓,损失资源和资金。

3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策略

3.1加强队伍建设

监理单位应不断提高队伍水平,提高工作质量:第一,提高准入门槛,在招聘时对应聘者进行严格考核,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要进行责任意识、执行力等方面的考核,确保引入的人才符合岗位要求;第二,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修订或新出台标准规范时,要组织相关岗位员工进行学习,以此来保证现场规范化管理达到理想效果;第三,鼓励员工参与座谈会、行业交流会等活动,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员工综合水平。

3.2制定科学完善的监理管理制度,强化制度保障

在开展施工现场监理工作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监理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确保监理管理职能全面发挥,有序开展各项监理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和建设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首先,企业需要了解建筑行业发展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现状科学编制监理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需要持续优化调整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需要细致划分施工现场监理制度,确保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监理工作,不忽视任何一个施工环节,保证建筑工程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最后,在监理管理制度制定中,不能忽略记录总结此环节,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理工作总结。在整个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人员需要全面记录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检查的实际情况,以数据、图表或者图片的方式详细记录。尤其是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时,需要按照施工流程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质量检查完成后需要提供相关的监理检查报告,一些不合格的工序需要及时返工处理,返工完成后还需要再次复检,严格把关施工质量,直到通过验收。

3.3利用管理技术规避风险

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风险随时可以发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强行规避,提高施工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为加快施工进度,外墙涂料作业期间,需要辅助自动升降爬架,采用自动升降爬架虽然效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高层施工时,此项施工工艺风险较难控制。基于这样的前提,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将脚手架有效进行改进,同时在重要区域增设栏杆,为操作平台完善提供保障。总而言之,监理方开展检测时,需综合考量多项因素,完善工程的监督,采取软硬隔离措施,构建安全检查小组,通过细致、严谨的检查,将施工风险有效规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新工作,相反,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这项工作最终目的是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水平,对容易引起恶性事故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予以排除,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错误行为予以指出并责令整改。如果有关单位、责任人不尊重监理人员的意见,拒绝执行整改要求,则监理单位有权向上级部门及监管部门反馈。总体而言,监理管理工作职责重大。

参考文献

[1]龙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20,(10):98.

[2]连富强.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2):199-200.

[3]王本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分析[J].砖瓦世界,202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