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过程中X射线的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1

介入治疗过程中X射线的防护

谢春华

重庆松山医院,重庆400015

介入放射学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日益广泛,消化、心血管、呼吸、神经等多个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介入治疗是一种以影像导向监视为基础的治疗,它具备损伤小、效果明确、疼痛少、花费相对便宜等优势,因此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然而由于介入放射的特殊性,病患和医生均时间暴露在X射线下,接受了较大的剂量,而医生由于工作的长期性接受的射线剂量更多,有相关研究表明,介入放射医生中出现头痛、易倦、乏力、心悸、牙龈出血等辐射引发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高达40%,辐射防护应得到关注并着手解决。如何在使用X光线的同时,做好X辐射的保护,也是当前临床应用的一项重点,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减少对环境的不必要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介入治疗期间X射线的防护措施:①介入治疗期间,为了避免X辐射的危害,介入医师应当增强防护意识,并严密遵照规程办理,佩戴铅衣、铅脖、铅帽等保护装置,以免因为一时的轻松和方便而损伤身体。在受照体处,床下X辐射管的辐射会显著减弱,从而减小对操作员的辐射量,因此,为了获得最好的放射防护疗效,建议采用专门的C形臂或床下X辐射管构成的X辐射机,以确保操作员的安全。②为了可靠地避免X辐射装置的损伤,应当利用悬吊铅屏和床旁铅帘等辅助保护装置。必要时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铅屏,它的右侧中部有一个缺口,缺口上沿设有铅帘,底部配有轮子,能够任意移动位置,应用时,能够垂直进入导管床,并置于介入医师和X射线管中间,以高效地避免射线损伤。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能够高效地避免X辐射对介入医师的伤害。③利用机械的固定保护措施,如束光器内设有滤过板,或者依据需要设置多块不同厚度的滤过板,能够有效地吸引软辐射,降低操作者的受照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从而高效地保护介入医师的安全。在不影响观察视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光栅的尺寸,以减小原发X射线的照射范围,从而有效地减小介入医生的受照射量。④选定合适的曝光参数:由于管压力、管电流和曝光持续时间的增长,X光线产生量也会增多,从而使介入医生受照用量也会随之照射野面积的扩大而加大。为了满足诊断或治疗的要求,应尽量使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和小光照野的面积,多数机器通过即时追踪自行调整曝光参数,以确保图像品质,并且能够根据情况选用自行或手动条件,以达到最佳的诊断或治疗效果。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应该注意球管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一段距离,因为间距越大,散射线和漏辐射率会增加,操作者的受照药量也会增加。⑤选择合适的曝光模型:透视和图像采集是介入手术常用的两个模型,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其中透视模型通常有连续性和数码脉冲透视两类,脉冲透视又分多档,脉冲透视用量比连续性透视用量要小,低脉波率比高脉波率用量要小,因此,在选择曝光模型时,应该根据手术需要,合理调整曝光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在不干扰观测图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脉波率的透视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图像。照相收集也有多种方式,其中收集速度和用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收集速度。如果可以通过透视贮存来解决,则不用再进行成像收集。⑥为了进一步提高插管技巧和诊断水平,介入医师应该强化业务技能的教学.熟练地把握各类介入术后的动作,以及提升诊断治疗技术水平,并尽可能减少参与术后持续时间,因为X光线累计用量与接触时间成正比。在开展介入术后之前,医师需要仔细研究病历,确定最佳检查方案,充分利用注射造影技术,仔细分析已经造影的图像,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进一步检验或处理。外科完成后,医师应及时总结经验,既可以提升诊断水平,也可以更好地防护X光线。⑦为了确保职业病防治的有效性,介入医师在实施介入手术时,应当依照要求佩戴个体化剂量计,每3个月接受1次测试,每1—2年接受1次全方位的身体检查,并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如果出现药量超标或体质有反常,应立即停止介入放射工作,休养或接受医疗,直到体质恢复正常为止。为了保证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合理安排上班时段。

总之,作为一名介入放射医生,要充分认识到X射线的危害性.也要注意到介入手术时所接受的X射线剂量比其他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要大,加强防护意识,合理、正确地应用X射线,在为病人解除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x射线对自己的损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为介入放射学的健康发展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