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2020.05至2021.08期间),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参照组(2020.05-2020.12)和研究组(2021.01-2022.08),各50例,予常规护理、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优良,推荐使用。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效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骨折常用术式,广泛用于骨折坏死等疾病治疗中。并且该术式用人工材料取替坏死组织,有明确的关节重建效果,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1]。近年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获得良好成效,但有学者表示[2],部分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术后易发生相应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行相应护理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以10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旨在探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10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参照组(2020.05-2020.12)和研究组(2021.01-2022.08),各50例。参照组,男/女26/24;年龄60-75岁,均值(69.32±2.45)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关节肿瘤/髋关节炎19/14/8/9。研究组,男/女27/23,年龄60-77岁,均值(68.40±2.54)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关节肿瘤/髋关节炎16/12/12/10。两组资料相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营造良好疗养环境,密切监测体征变化,遵医指导合理用药,介绍疾病有关内容,提高了解程度和配合度。手术结束后,掌握病情进展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

研究组,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除上述措施外,加以:①术前:严格查对手术抢救器械、药品等,加强手术室环境消毒,评估患者术前心理变化,强调手术目的、术中配合事宜等。答疑解惑,积极疏导情绪,提高康复信心。手术体位指导中,要求患者呈健侧卧位,软枕垫于髋部下方、腋下,要求其完全符合手术需求。手术室温湿度保持合理舒适,温度、湿度始终控制在22-25℃、40-60%,而且所有的输液均应控制在37℃,以减少患者的不良症状。及时积极疏导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以良好心态迎接手术。加强病情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联系医师,施以对症治疗。②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改变情况,实施麻醉处理后,持续监测血压变化,以防不良事件。及时供氧,确保心肌需氧量、供氧量稳定。术中及时传递手术器械、用品,积极帮助止血。确保术野清晰,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静脉痉挛。若患者伴有下肢肿胀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师,积极处理。术后,应仔细检查、核对手术相关器械、设备,预防不良意外事件。

1.3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情况:术中输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

生命体征:呼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量资料±s)表示,予以t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输血量(ml)

输液量(ml)

手术时间(min)

参照组

50

503.45±24.54

1489.56±10.95

503.23±15.83

研究组

50

306.65±25.12

1452.35±10.61

305.34±15.92

t

-

39.627

17.257

62.327

P

-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呼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呼吸(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参照组

50

20.34±1.45

136.42±5.81

87.89±5.72

77.87±5.52

研究组

50

17.86±1.56

122.34±5.93

80.53±5.81

73.21±5.63

t

-

8.234

11.993

6.383

4.179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作为人体重要负重部位,髋关节主要包括股骨头、髋臼两个部分,其表面均有关节软骨,使得股骨头、髋臼活动更为灵活、方便

[3]。一旦髋关节受损,发生髋部骨折等严重情况,则需行手术替换治疗。当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较为常用,因为其材料的生物材料相容性良好,所以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因此,除给予患者合理有效治疗外,佐以相应护理措施,促进治疗效果提升[4]

为进一步探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本研究以10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相关情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护理效果好于常规护理。究其原因为:常规护理为以往常用护理,应用较广泛,但该护理有单一、片面、预见性低等不足,已无法满足需求。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医疗设备、器械较多,加之相关医疗器械应用的进步,导致手术护理配合要求日渐提升。如:给予患者舒适体位,积极疏导焦虑、抑郁情绪,营造良好疗养环境,限制探视人数,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密切关注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对手术适应性、麻醉效果等进行合理判断,积极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相比常规护理,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度能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并且针对性手术室护理还能保证手术操作精确度,促进患者临床舒适度提升,使得患者生理疼痛和心理压力得以明显缓解,使康复时间缩短,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优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梅梅.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360-361.

[2]李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0):224-225+228.

[3]刘红伟.探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0):66+68.

[4]张露.探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0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