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如何构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阐述如何构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杨永清

仕达利恩(南京)光电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作为生产企业,在其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消防安全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与生产企业的火灾特征相结合,做好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展开的分析与讨论,以期对从事这一工作的人们有所启示。

关键字: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单位内部

1落实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观念上的偏差

《消防法》中规定了单位应负有完全的责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单位的消防负责人只顾着赚钱,对消防安全的管理却漠不关心,特别是对消防器材和设备的维修不愿投资,即使在日常的巡查和检查中发现了很多消防隐患,但也只是解决表面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造成了一些火灾隐患的反复发生。与此同时,消防安全人员的消防法律和法规意识不强,他们擅自改变了场所的使用性质,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的材料进行装饰,这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死亡和伤害。

1.2没有及时解决隐患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责任人,同时也是消防安全责任人,但他们还存在着“注重效益、忽视安全”的传统思维,他们只谋求公司效益的最大化,却忽略了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还存在着“不出事就是安全”的侥幸心理,所以针对出现的重大火灾隐患,他们总是以效果较低、经费紧张、整改要请示等为理由,能拖就拖、久拖不改。很多的单位都习惯于对现有的火灾事故隐患进行检测,并且也往往会出现一些违规的火灾事故,例如:防火门大开、疏散道路封闭、疏散指示标牌损坏等违法行为禁而不绝。

1.3缺乏部门监督

消防工作必须切实反映社会属性,贯彻政府“抓行业,行业抓”的执法思路。把过去一直由国际消防救助组织所独家包揽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转交给有关单位,增强地方政府的组织人员担负起本行业、本系统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监督职责的意识,提高地方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归位。但是,从当前的情况分析,主管部门和系统、专业组织之间的消防监管联系并未理顺,系统、专业之间的纵向管理体系也没有完善,这就对消防安全监管职能的认真行使带来了不良影响。

2构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1加强防火安全责任工作

在一个单位的内部有一个自主消防管理制度,是一个单位中领导人员和单位机构中的所有人员,在一起进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活动的核心。想要建立一个消防安全责任制,就必须要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的事情:首先,对自动消防委员会内各责任人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对岗位的消防战士和岗位责任安全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对岗位内所有人员的消防责任进行明确,使全体岗位内的消防工作人员都能认真、迅速地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好。其次,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制定灭火和疏散方案,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开展灭火和安全出口的训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并开展现场演习。

2.2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

相对于危险化学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实际状况来说,化工储存这个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对条件要求相对稳定。根据仓库的情况,仓库的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被划分为二个比较重要的层面,一个是动态的层次,一个是静态的层面。动态方面的现场管理工作,主要涉及:收发重货的装卸车作业、仓库的转堆移仓和搬迁作业、仓库的装卸处理仓库的管理、泄漏管理工作、过期库存物品管理工作等。在现场管理的动态性中,主要的安全目的与责任是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完成,避免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与爆炸,避免危险性化学物质的泄漏、损坏、中毒等,静态方面的现场监管范围,主要指对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它们的储存环境进行监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仓库的容貌环境是否与相关的规定条件相符合,包括高温、干燥湿度、防漏、防雷、仓库建设、库房设计、消防扑救器材配置、员工防腐器材配置等。以及危险品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包括必须在专仓贮存的危险品、不可混放的危险品、在仓库内应当保留足够的“五距”空间等,是否满足规范的条件,包括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理化条件、对储存时间的要求等方面。在工程静态领域中,对工地环境的监督管理,其办法是有关机构应当拥有执照,对其实施严密的监察和定期的检测;安全目的与任务就是要确保库房中的易燃易爆物质不引起起火、爆炸,危险物质不致泄漏、污染环境,不致流失、被盗,不致引起腐蚀性物料外泄等。这些动态与静态之间没有进行绝对的划分,而且是相对的,有许多地点和很多时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所以不管动或是静,都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2.3强火灾预防、救援演练

第一,提升建筑内的灭火设备。消防队在工作时,除了要配备常规的消防器材外,还需要配备特殊的辅助性器材,以便更好的进行消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是制订和健全建筑物消防救援预案,开展现场演练;各消防单位要制订和改进各种火灾应急预案,以开展实战演练为主要内容。必须对建筑物内部结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消防控制室等了如指掌。重点要把握好灭火装备的运行过程。第三,注重对建设项目的消防安全进行实战训练。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对消防设备工作原理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对消防设备熟悉。

2.4实施消防安全培训管理

通过建立消防培训管理体系,对消防安全培训的期限和培训重点加以确定,根据不同阶段的灭火教育训练需求加以确定,并制订对消防安全教育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领导、专职消防员、值班室等工作人员的专门教育训练方案。以不同二级车间可能存在的不同的火灾风险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自动灭火训练,使自动消防管理体系贯彻深入,培养该企业单位职工的主动消防意识,确保对生产工艺危险特性、自动消防操作规程、消防和救援逃生的基本技术等了如指掌。

2.5完善安全审核机制

在工厂里,安全巡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它对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厂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安保巡查机制,将安保巡查范围扩大到整个区域,并实行常规安保巡查和随机安保巡查两种方式。在工厂之中,必须要有一套远程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在远程监控室中,通过对现场监控视频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与此同时,还必须将审计机制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比如:建立一套奖励和惩罚体系,每年都要对安全员进行一次评估,对于表现优异的,给予嘉奖,对于不达标的,给予警告,甚至是辞退。

2.6生产布局科学化,使消防隐患得到有效降低

在选址时,生产企业单位要充分考虑周围的各种情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的冲击,把它的位置尽可能地设在郊区或城市的边缘。企业在进行规划和建设时,要综合考虑消防安全工作,为有效地避免出现与设计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企业需要加大对其内部防火距离的检查工作,对那些已经存在的低耐火等级建筑、防火距离的企业,要重新进行设计、改进,使得企业布局、结构能更好的符合消防管理工作的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企业内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公共财产安全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同时又能够为企业的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因此,做好了消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每一个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周依苒.如何构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J].智库时代,2018(30).

[2]赵振荣.如何建立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J].城市建设,2012(36).

[3]张修栋,何丽.单位内部如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J].河南消防,2003, (3):42-43.

[4]高闯.浅谈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2307.

[5]黄观兰.单位内部消防安全防范工作[J].卷宗,2016(12):58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