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效果分析

朱洁1,张红燕2,王汇3,唐淑慧4

(1.江苏扬州大学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25009,2.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200433,3.上海长海医院护理处 200433,4.上海长海医院肿瘤科 20043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桡动脉穿刺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次数。结果: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可以明显减短穿刺时间,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结论: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声;桡动脉穿刺;护理

目前在临床上,通过动脉穿刺进行血气分析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患者的救治具有重大意义。桡动脉位置表浅,严重并发症少,因此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1]。此前,在对患者实施桡动脉穿刺的过程中,常常依靠触摸桡动脉搏动点进行盲穿。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将超声技术应用到桡动脉穿刺中,在临床上逐渐被人们应用,超声技术借助超声影像了解患者桡动脉的情况,从而可提高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2],本实验通过对比常规触摸法桡动脉穿刺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55例。纳入标准:①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进行血气分析的患者;②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③年龄30~80岁。排除标准:①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②Allen试验阳性的患者;③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硬结,破溃,感染的患者;④30d内接受过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的患者;⑤动脉导管留置时间>6h的患者。按照常规桡动脉穿刺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两种不同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桡动脉穿刺)和实验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0.92±13.81岁,根据BMI指数,消瘦2例,正常9例,偏重11例,肥胖3例。实验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07±14.92岁,根据BMI指数,消瘦2例,正常10例,偏重14例,肥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例)

性别(例)

年龄(岁)

BMI(例)

消瘦

正常

偏重

肥胖

对照组

25

18

7

60.92±13.81

2

9

11

3

实验组

30

19

11

60.07±14.92

2

10

14

4

P

0.495

0.953

0.992

1.2研究方法

1.2.1穿刺前准备 ①物品准备:2%利多卡因一支、1ml空针两支、留置针一根、贴膜一张、小垫枕一个、洞巾一个,2%葡萄糖氯己定乙醇溶液一瓶(60ml)、0.9%生理盐水100ml、视锐5TM超声系统及相关附件、胶带、医嘱单、免洗消毒液。②人员准备:挑选两名桡动脉穿刺临床经验丰富且桡动脉穿刺次数>500例的护士,且接受过专业超声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技术。

1.2.2操作方法 常规桡动脉穿刺法:物品准备齐全后,由操作护士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首选左手桡动脉,通过触摸桡动脉搏动,判断桡动脉搏动最强点以及走行方向,并标记穿刺点,在患者左前臂近手腕处垫无菌治疗巾,下方垫小垫枕,手心向上,用胶带固定。用2%葡萄糖氯己定乙醇溶液消毒两遍并铺洞巾,穿刺点使用2%利多卡因1ml进行区域麻醉,操作护士左手再次触摸桡动脉搏动,确认穿刺点以及穿刺方向,右手持针,与皮肤成30°~45°角快速进针,见血液回流畅通后,放平留置针,与皮肤呈10°夹角少许进针后送外套管,撤出针芯,置管成功后,立即连接动脉换能器并妥善固定。

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准备、消毒工作同常规穿刺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视锐5TM超声系统,使用线阵探头,套一次性无菌探头套,均匀涂抹耦合剂,操作者左手持探头,垂直于桡动脉,调节超声深度15~18 mm,查找动脉走行后选择合适穿刺点,右手持针,在超声图像上找到留置针针尖,以及桡动脉图像,刺穿桡动脉前壁,进入桡动脉管腔,后放平留置针,保持针尖在管腔正中继续推进少许后送外套管,退出针芯,连接动脉换能器并妥善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以及首次穿刺成功次数(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时间比较 实验组穿刺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的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次数比较 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有16例;第一次失败,第二次穿刺成功有6例;第一、二次穿刺失败,第三次穿刺成功有3例,最终无穿刺失败。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有26例;第一次失败,第二次穿刺成功有2例;并有两例最终穿刺失败。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比较

组别

例数(例)

穿刺时间(min)

穿刺次数(次)

1

2

3

最终失败

对照组

25

137.36±90.722

16

6

3

0

实验组

30

93.23±79.945

26

2

0

2

P

0.039

0.012

2.3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比较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共有42例,其中对照组16例,实验组26例,首次穿刺未成功有13例,其中对照组9例,实验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例数比较

首次穿刺成功

例数(例)

对照组

实验组

P

成功

42

16

26

0.049

未成功

13

9

4

3讨论

桡动脉穿刺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是至关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穿刺,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传统桡动脉置管常采用脉搏触摸法,该方法与操作者的穿刺技巧及患者血管条件关系密切,置管成功率因操作者不同而差异明显[3]。近年来,床旁超声因其方便、快捷、可视化、安全 及无辐射等优点,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广泛应用于不同血管的穿刺,且研究结果证明其可显著减 少穿刺相关的并发症,作为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更有专家称其为“超声视诊器”[4],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相对于传统桡动脉穿刺的方法,可以明显缩短穿刺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桡动脉穿刺中利用超声的技术,可以更加快速地评估患者血管条件,快速筛除掉畸形血管,选择出合适的穿刺点,同时在穿刺过程中,利用超声系统分析进针角度以及进针方向,大大提高了桡动脉穿刺的速度。此外,相对于传统桡动脉穿刺的方法,超声下引导桡动脉穿刺可以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分析原因可能是利用超声引导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血管,且通过超声系统,在穿刺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操作者通过图形全面评估血管走形可能的阻碍和不可预知的狭窄,从而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可以明显缩短桡动脉穿刺时间,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秀燕,方桂珍,王兰芳,等. 改良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在ICU休克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748-751.

[2]陈荣,杨红湘,邵东波,等.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78-80.

[3]王磊,郁素云,陈卫挺. ICU超声引导桡动脉置管在不同切面的随机对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0):1675-1677.

[4]王小亭,刘大为,于凯江,等.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临床荟萃,2017,32(5):900-912.

第一作者:江苏扬州大学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25009,

朱洁(1997- ),女,研究生在读,护师,从事消化临床护理研究

通讯作者:上海市长海医院护理处,200433

张红燕:女,副主任护师,E-mail: 135016097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