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综合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李秀玲

梅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包含观察对象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我院接收患者中筛取,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30例),一组实行综合护理(观察组),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病情专柜,效果显著,值得参考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急性左心衰;急诊

急性左心衰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的特点,对于此类患者,需及时予以急救处理,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工作中,为提高急诊效率,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急性左心衰转归,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研究以急性左心衰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积极效果,过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包含观察对象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我院接收患者中筛取,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30例),一组实行综合护理(观察组),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65.62±5.11)岁,发病-入院时间0.9-6.5h,平均(2.22±0.35)h;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65.59±5.13)岁,体质量指数0.8-6.3h,平均(2.22±0.35)h。将观察对象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入院时间等)输入计算机,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输出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1)体位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左立位,双腿保持自然下垂,确保四肢处于放松状态,预防静脉回流,保证患者心脏内部压力得到充分控制。(2)氧疗护理:及时予以患者吸氧干预,保证患者气道部位维持通畅,有效控制患者肺部张力。(3)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使用镇静剂,并追踪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予以患者强心剂治疗,在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值的监测,如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用药,对症处理,对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用药,提升机体血管容量,控制机体血管压力值基础,改善肺部毛细血管循环。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加强患者的病房监护,予以患者健康宣教等。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评估: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情况作为参照标准,于护理前、护理干预后,测定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护理效果评估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护理效果评估

组别

LVEF(%)

LVEDD(mm)

LVESD(mm)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0)

42.98±5.06

56.79±6.21*

60.31±5.69

50.37±4.86*

61.03±3.24

32.43±1.86*

对照组(n=30)

42.96±5.11

50.11±5.85*

60.28±5.82

56.69±5.51*

61.09±3.35

36.58±2.51*

t值

0.1523

4.2885

0.0201

4.7115

0.0705

7.2759

p值

0.9879

0.0001

0.9840

0.0000

0.9440

0.0000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3讨论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当机体出现左心衰后,将导致离心血量迅速下降,使其无法满足机体气管、组织灌注需求,引起急性淤血、肺水肿、休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

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配合,通过体位护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维持机体的平衡状态,通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体位,适当抬高患者头部,并配合右侧卧位,确保患者机体血液顺利回流,控制回心血量,如发现患者存在持续性抽搐症状,可适当施以约束措施,如加装护栏等,预防坠床事件发生,通过吸氧护理,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心脏负荷,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病情的转归

[5]

综上所述,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病情专柜,效果显著,临床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谭小佩. 整体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及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206-208. 

[2]路灿,张婉,刘蒙蒙. 基于Super-score预警评分的分层护理干预对老年ACS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力衰竭复发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5):59-62.

[3]邱燕春,付婷婷. 身心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7):142-143,194. 

[4]吴海娟. 急诊综合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1):92-94.

[5]覃兰否,柳文燕,赵旭. 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对ICU有创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影响[J]. 智慧健康,2022,8(22):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