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研究

田昭

610521198902252012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建设项目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政道路桥梁建设质量达标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就道路桥梁的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引言

道路桥梁作为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性设施,关系着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关系着城市交通安全。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有助于建设优质的道路桥梁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明确道路桥梁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质量管理常见的不足,并且提出质量管理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1.1不均匀沉降

不均匀沉降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十分常见的问题,此类问题从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对常见引发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没有加固处理地基。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勘查工作不到位,没有确定基础的不肯定因素,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者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落实基础加固方法,导致降低了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二是受到周边环境影响、车辆荷载等影响,导致道路桥梁发生不均匀沉降,比如过渡段处理不合理、高差超出规定范围等,引发不均匀沉降现象,造成桥头跳车等严重问题。

1.2施工场地管理不规范

在大型道桥工程中,由于施工场地比较混乱,给工程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原因包括:一是工程工期较长,施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现场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二是现场物料堆放不规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未及时处理,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在现场上引起了很大的混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隐患也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管理者缺乏对现场的有效管理,便会令现场更加混乱。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加强施工进度控制与温度控制

针对目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各工序按期完工,及时交工,确保工程周期的平稳性,防止工期延误。施工进度控制是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施工质量,保障使用安全,应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特征,采用分段协同作业法,作业人员要按阶段确定施工进度控制指标,并对多个工序节点进行统筹协调,形成进度控制网络,确保工期的顺利进行。通过严格的施工进度控制,可以确保道路施工的每个工序都能按期完工,同时还可以加强施工质量、工序、工艺、设备等多个因素的控制,从而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此外,施工企业应控制施工温度,在温度急剧变化时,混凝土很容易发生开裂。如果对施工温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裂缝。在修建道路桥梁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下一步浇筑之前,应提前了解现场的气温,并根据气温的变化,对浇筑的厚度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中的水化热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失。另外,还应注意控制浇注的速率,以确保混凝土出现凝固与防止裂缝。在施工期间,可在现场安装测温器,实时监控现场的温度,并尽可能地低于5℃。浇注完毕后要用塑料薄膜包裹住,防止水分快速蒸发导致开裂。

2.2基坑回填

碎石桩安置完成后回填道路桥梁地基基坑,碎石、石砾、石渣共同组成回填材料,按照15.5~18.5mm范围控制碎石粒径,按照≤15%的标准控制碎石含泥量;选用100~150mm粒径的天然石砾,含泥量应当控制在5.5%内;按照150~170mm的标准选择石渣,避免石渣粒径太大导致桥梁地基缝隙率增加。在回填施工时,按照每层0.5m的厚度分层回填,用压路机压实回填料,最后按照比设计地基高0.25m的标准回填最后一层,然后用压路机碾压三次,每次碾压后都要适量洒水,将地基填料缝隙减小。晒干地基,然后二次碾压,用力学测量仪测量地基承载比和标准规范对比,如果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再回填0.2m厚度填料并压实,直到达到标准。回填时为保证路桥连接部位的质量,可以加筋处理挖方区和回填区交接位置,埋设钢筋网,将地基强度提高。

2.3通过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保证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在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管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科学管理,保证质量管理基础落实质量,对合同条款以及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保证其能够成为自身执法的重要依据。需要通过对设计图纸内容的详细分析,展开审核反馈机制建设,按照设计意图以及工程施工具体要求,对图示结构以及轴位尺寸标高等各项内容进行核验,在确定各项设计细节准确无误之后,再进行后续质量管理,以防出现后续施工出现返工问题。做好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等内容的学习,加大对施工承包合同中各项细节的研究力度,确保能够按照质量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对工程技术管控工作形成有效指导。需要按照技术规范内容确定工程项目范围以及施工工艺等各项情况,并对施工过程形成有效的约束以及指导作用。应按照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的前期规划,对整体施工进度进行把控,加大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高新设备的应用力度,确保能够通过使用先进管理手段的方式,更好地对管控工作进行辅助。需要设置技术规章机制,通过对技术档案进行完善的方式,对工地现场信息联络机制以及工地会议等机制的落实质量形成有效管理,做好合同文件以及会议纪要等各项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类,通过进行归档保管的方式,方便后续管控工作作为参考以及对类似工程管理进行研究。需要保证技术交底的全面性与及时性,对个人以及施工团队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按照工程特点展开测量组的责任划分,确保其能够承担起现行纵横轴向测量工作任务,通过由技术人员参与的方式,保证放线工作的开展质量,确保定位桩施工能够精准展开,进而为后续道桥施工打下坚实基础。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序进行层层把控,通过进行前期试验的方式,对工程的施工参数以及材料配比等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能够更好地适应工程施工需要,减少后续不必要的施工修改以及变更等问题,尽力保证工程施工能够一次成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通过构建健全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的方式,按照一切为用户进行服务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控,构建高水平的自我质量监督检查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2.4提升路基稳定性及路面平整性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在正式施工前先要明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做好质量标准的确认。路基施工前按照施工参数做好填筑工作,分层压实,确保摊铺标高符合要求,提高路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利用不同类型压路机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碾压。沥青路面施工中注意初压温度应当不低于120℃,复压温度不低于90℃,终压温度不低于70℃。在碾压后,借助长靠尺等设备检测其平整度。

结语

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较为庞杂,所以在进行具体工程项目施工管控过程中,需要按照项目所在环境以及具体施工要求,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项目施工标准,制定出有效的管控策略。不仅要做好项目管控小组机构的建设,还要展开管理机制以及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规划,需要确保施工管控工作能够得到高质量执行,进而对每一环节的施工形成有效监督和管控,达到最优化桥梁道路工程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卜顾君.监理工程师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1,17(3):209-210.

[2]尤旸.建筑工程监理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21,3(9):155-156.

[3]潘乾坤.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策略[J].中国厨卫,202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