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孙峰

青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266555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求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然而,现阶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应用深度,还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生产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为其在机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机电工程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关注电气设备的升级改造,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围绕电气工程的发展动力出发,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具体应用环节,应结合相关行业进行针对性分析,保证电气自动化方案的应用效果,体现电气工程的科研与技术发展的意义。

1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含义

电气自动化控制指的是通过目前的科学技术构建信息系统,然后实现控制传送数据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一样,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中均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这一技术依然不成熟,假如它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完善原先的功能系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效加以应用,不但可以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稳定发展,帮助它在研究领域内取得更多的阶段性成果,而且还能强化其操控能力,使之处于领先水平,逐步扩展技术应用版图,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2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生产、运行以及调度环节,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保证稳定性,为全面落实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应关注配网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案。基于此,下述内容对此进行总结。第一,主要任务,利用GIS功能完成配网输送,体现自动化技术方案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动化技术对配网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保证配电网可实现智能管理。第二,系统结构,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配网结构可实现配电可靠性,常规配网自动化系统有主站子站、终端与通信网络四部分。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配电结构可减少配电故障,保证配电可靠性,此时升级后的结构需要保证主站基本功能不变,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扩展主站功能,将网络故障重构、区域故障分析等扩展功能。完成主站建立后应重视子站与主站的连接功能,利用装置处理完成数据主站与子站的通信建立,提升配电系统故障诊断能力与预警效率。第三,主要功能,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网系统中,其主要功能体现在核心控制。因技术内包含智能检测系统,将其应用到配电环节可实现管理系统的核心控制,该系统优势明显且处理效率高。综合上述,为全面推动配网自动化发展,立足新时代背景探究技术发展是必然趋势,将技术与管理系统完成融合,体现电气工程发展的推动作用。

2.2在电力运行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流,保证电力运行环节的系统智能操作,为体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下述内容针对电力运行进行技术应用方案的总结。电力运行环节为保证生产、输电、配电的稳定性与效率,应该科学应用自动化技术,利用自动设备实现信息之间的交互方向的转变,保证电力运行程序更加稳定。稳定完成运行工作并提升稳定性能,自动系统升级或技术应用环节,应研究并落实信息技术与交互技术,对电力运用过程存在的突发性问题、故障性问题,进行系统内部的干预。将电力主系统与其他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网络,将集中控制特点与自动化模式应用其中,保证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力运行工作中,建立完整的运行数据库,并以智能化为未来应用方向,围绕电力运行为应用核心,为自动化技术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2.3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发电厂项目中,属于技术应用的重点,将智能装置或自动化设备应用到电力生产环节,可控制生产损耗提升生产效率。但依据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仍需要完善的应用架构,包括自动化技术结构与性能的优化,基于此,下述内容对此详细总结。第一,标准化电力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发电厂项目中。保证电力生产的时效性控制,优化发电厂控制系统的标准化运行工作。电力生产工作环节,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系统的操控,使电力生产可控化,保证电力生产的整体能效,同时对风险因素的生产问题,利用自动化装置完成电力生产。第二,电力生产过程应用自动化技术,需要针对性建设独立的操控系统,利用该系统的独立运行机制,保证操作系统的运行条件,避免出现自动化应用的常见故障。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属于源头工作,因此为避免出现网络限制故障,应用自动化技术需要科学研究智能网络控制模式,利用外部神经网的控制结构,保证电力生产的运行安全工作。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应在电力生产项目中,需要以外部网络为基础,应重点关注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建立电力生产安全防火墙,保证发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2.4自动化监控系统

关注监控系统的技术应用,可提升监控效果与智能化发展,基于此,下述内容侧重自动化技术如何应用到监控系统中。第一,利用技术放哪拓宽监控范围,传统工作中监控系统仅能对变压器组等重要设备进行监控,无法对直流系统、公用系统以及运行系统进行监控。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对传统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完成监控系统的升级,拓宽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第二,完成自动化控制与监视,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运行,发现故障问题利用监控识别完成自动化控制,保证数据处理的整体效果。通过“站控层”设备与前置层设备完成自动监控,此时“站控层”设备包括操作员工作站、系统服务器、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接口装置等,利用智能平台保证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充分体现自动化技术的应有价值。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电工程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3.1人员更加专业化

要想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优势和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本身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其作为技术的载体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质量存在着密切关系,电气工程的运行要求对于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是一项挑战,技术人员需要在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一定的完善和改进,掌握不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技术,同时,能够对各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和解决。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教育讲座活动,提高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保障。

3.2技术创新性更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其整体的丰富性不断提高,从而为部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人员方面也更加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电气工程企业在落实战略性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引入各项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并加以合理应用和优化,从而提高产品设备的科技含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机电行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社会经济水平。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使人们正确地了解和认识到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邱文强.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冶金与材料,2022,42(3):90-92.

[2]杨秦飞,齐航.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2,11:209-211.

[3]李阳.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1(03):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