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3

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肖紫嫣

昆明翰穗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晋宁区650600

摘要:退耕还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工程,实施30多年来,为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对退耕还林的内涵进行了拓展,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成效的基础上,对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路径

前言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将得到更高程度的贯彻落实。退耕还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工程,在新时期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摆在优先位置”要求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理念,推动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

1退耕还林的重要性

1.1能有效遏制耕地退化,增强耕地抗灾能力

在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可以有效地遏制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同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退耕还林还草以后,可以恢复和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防止耕地退化和土地沙化。另外,由于退耕还林还草以后,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程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1.2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把农业生产的重点从单纯追求粮食生产转向以林业生产为主,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全国的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粮食净调出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1.3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农民生活困难,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将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人口向农村转移和集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效地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4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

实施退耕还林,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可以把乡村干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使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实行村民自治,使农民真正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

1.5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200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16字方针。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决定》,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实施退耕还林,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1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识

要想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工作,首先必须要强化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退耕还林的政策红利,让他们意识到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增加经济收入,从而调动他们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来制订退耕还林方案,并在方案中详细说明退耕还林的具体措施;第二,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手段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第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宣传教育,比如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人民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识;第四,要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将群众参与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2.2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退耕还草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在新时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退耕还草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在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是否适合种树种草、是否适合种植经济林等。为了提高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合理性,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优势资源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退耕还草方案。在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方案时,要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方案制订出来后符合实际情况。

2.3加强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提高退耕还林质量

要想提高退耕还林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这是确保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首先,要加强对退耕还草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应的退耕还林技术,进而为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他们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所负责的工作。最后,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果的检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总之,要实现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

2.4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监督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监督管理,将监管工作贯穿于整个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确保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将监管工作贯穿于整个退耕还林过程中,从资金的使用到工程的实施情况都要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再次,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制度。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验收制度,将退耕还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验收。通过科学合理的验收制度,对整个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新时期退耕还林工作顺利开展。

2.5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水平

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水平低,主要是由于科技支撑不够,科技含量不高。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广、规模大、投资多,只有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不同。因此,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做到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要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水平,应加强退耕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退耕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在政策宣传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政策宣传,使退耕农户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高退耕农户对工程建设的认知程度;在政策宣传方式上,可以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此外,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进一步明确退耕还林农户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将退耕政策宣传与落实情况作为对各县市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那些落实不力的地区要严格问责。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等手段,使广大退耕农户掌握造林、抚育管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提高退耕农户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知晓率。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等手段,使广大退耕农户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要求,提高广大退耕农户的科技含量。

2.6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工程管理

充分发挥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中的职责,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工程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各级退耕还林办公室的建设,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退耕还林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退耕还林的树种结构、造林模式、造林质量标准以及管护措施等内容,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体系。

3结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关于做好新时期林业草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时期,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退耕还林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注重保护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为实现生态美、农民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秦聪,贾俊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恢复与收入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7,(7):126-138.

[2]艾日登尼.浅谈和静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104.

[3]侯金林,张洪涛,石伟,张宏霞,杨树平.我国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0(1):72-74.

[4]叶志斌.中国退耕还林历程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9,28(2):58-59.

[5]周晓华.浅谈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J].林业科学研究,2019(7):4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