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马陈华

130684198402107034

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如施工不规范、材料使用不当、工艺缺陷等。接着,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完善材料采购管理等。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展望。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建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1 施工不规范

一些施工人员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理解和执行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施工管理团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和指导施工人员的操作。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流程,容易导致施工不规范。一些施工人员可能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要求低,对规范操作缺乏重视。同时,一些劳动力市场上的招聘压力也会导致用工单位选择了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经验不足的劳动者。低质量或次品材料的使用也是导致施工不规范的原因之一。如果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使用,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追求工期和成本的压缩,施工单位可能会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以快速完成施工任务。这样做往往会牺牲施工质量。

1.2 材料使用不当

有时候,施工方在选择材料时可能存在盲目跟风、追求低价等问题。他们可能会选择质量低劣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这样就会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如果材料在储存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管理,如暴露在阳光下、受潮、受污染等,就会导致材料质量下降。例如,水泥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潮结块,则会影响其硬化性能。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挤压、碰撞或震动等外力影响,导致破损或变形。特别是对于易碎或易变形的材料,如玻璃、陶瓷等,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如果施工人员对于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施工要求不了解或忽视,就容易造成材料使用不当。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料、搅拌和浇筑,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1.3 工艺缺陷

建筑施工需要有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安排。如果施工组织不合理,如施工进度过快或过慢、协调不当等,就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有时候,建筑设计存在一些缺陷或错误,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这些设计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材料本身的质量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果使用了质量低劣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就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工艺缺陷。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艺缺陷。如果监理不到位或存在疏忽,就容易导致工艺缺陷问题的发生。

2.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检查团队,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人员组成,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制定明确的施工规范和标准,包括工艺要求、材料要求、验收标准等,并将其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定期派遣监督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包括对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测和检测,在关键节点和重要部位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及时报告问题和寻求支持,在需要时可以请相关部门参与监督检查工作。

2.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建立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选择优秀的人才加入施工队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学习活动,使施工人员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立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在工程质量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激发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施工人员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2.3 完善材料采购管理

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要考虑其信誉度、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与有良好声誉和经验丰富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材料质量可靠。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标准,包括技术规范、质量要求、检验标准等,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项目需求和相关标准。建立严格的供货检验程序,对每批次到货的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并及时处理不合格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联系,并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供应商生产情况、交货时间等信息,以便做好项目进度安排。可以委托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估,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提供独立的监督和评估报告。建立合理的材料贮存和保管制度,确保材料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或污染,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3.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1. 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使用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和质量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问题识别和解决的效率。

2. 数据驱动的决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施工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优化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

3.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传统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关注施工阶段。未来,将更加注重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4. 绿色可持续建筑: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可持续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能源效率,包括选择环保材料、优化施工工艺、监控能耗等方面。

5. 质量文化建设: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更加注重质量文化的建设。通过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追求卓越的理念,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驱动、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可持续、质量文化建设和国际对齐等方向发展。这些发展趋势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保障人民生活和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则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探析[J]. 黄先桥.建材与装饰,2020(10)

[2]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措施[J]. 仝丽.陶瓷,2023(03)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析[J]. 张雪莲.门窗,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