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关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沈莉萍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

摘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护土壤资源、保障农作物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探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以期为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思考和探索,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迫切需要。

1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水利和农田建设技术,对农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保证农作物充足的水源供应和良好的排水条件非常重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修建水库、挖掘水渠、安装灌溉设备等。同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只有实施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1)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类水利工程项目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往往独立进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工程之间可能出现重复建设或互相冲突的情况,资源的浪费以及工程质量的下降。(2)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合作与协调。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同工作的平台,导致各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合作不紧密。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项目进展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3)技术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相关专业技术支持和创新。这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也限制了农田灌溉效率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3.1整体规划和协调

为了保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整体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包括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其次,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与合作,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协调工作,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最后,还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推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的问题,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3.2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支持

政府出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优先区域和重点项目。这为各地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目标,推动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全国推广。政府还加大了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确保了项目所需的资金保障。同时,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该领域的建设中来。还加强了技术支持和示范推广。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培训中心,政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帮助各地解决技术难题和推动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政府在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较好的地区设立示范项目,向其他地方展示成功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和技术推广。

3.3提供农民相关技术培训

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致力于为农民提供相关技术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田水利管理方法。通过这些培训课程,农民将学习到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如何进行排灌管理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到现代化农业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培训将由专业的水利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进行,确保农民获得最权威和实用的知识。通过提供这样的技术培训,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将促进农民的技能提升,提高其农田水利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3.4先进的农田水利管理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水源调度和供应管理,灌溉设施的优化设计与建设,土壤湿度监测与控制,水肥一体化管理等。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农田水利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它还可以减少水量浪费和土壤盐碱化问题,并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此外,先进的农田水利管理技术还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洪涝。通过精确测算和调控水量,农田水利管理技术能够提前预警并有效应对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田水利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5科学灌溉技术的应用

(1)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农民可以根据需求精确确定灌溉时间和水量。这样可以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水分的流失。(2)滴灌和微喷灌等精确灌溉方法的应用。相比传统的洪灌或喷灌方式,滴灌和微喷灌能够将水源准确地送到植物根系区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用水的成本。(3)灌水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测技术,可以精确地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作物需水状态进行灵活的调节。这样可以提高灌溉的效率和精度,减少资源的浪费。

3.6建设合理的排水网络

要充分考虑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合理确定排水网络的布局和设置。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科学地确定排水设施的位置和密度,以保证排水的顺畅和高效。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选用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确保排水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应对长期的使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建成后的排水网络需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清理和修复堵塞的管道,保障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机构,确保排水网络的有效管理与运营。

3.7农田的防洪和排涝措施

(1)构建沟渠和水沟:通过挖掘和清理沟渠和水沟,可以增加水的流通和排泄能力,有效降低农田内的积水量。(2)设立堤坝:在农田周围或内部建造土坝或水堤,可以阻止洪水入侵,起到防源头、防洪峰、调蓄洪水的作用。(3)使用排水管道:安装排水管道,将农田积水快速引导到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排水系统中,提高排水效率。(4)建设水利设施:如水闸、泵站等,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水位和水流,调节农田的排水情况。

结束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与管理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农田灌溉、排水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它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英华.新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

[2]葛爱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研究[J].居舍,2021

[3]赵会婷.探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建材装饰,2019

[4]李兴阳.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探讨[J].地产,2019

[5]孙建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农村科学实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