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

杨慧,李海艳通讯作者

淮南朝阳医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目的:探讨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造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率、生活质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8.75%)高于研究组(3.13%),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造口;延续性护理应用价值

造口有恢复期长且并发症等特点,甚至会伴随一生,这就对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避免出院后患者在家庭护理期间出现各种健康问题,需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及时给予健康指导,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延续性护理要求普外科护理人员强化艺术沟通能力,通过基于网络平台的宣教形式落实延续性护理,引入新的护理手段和前沿研究成果,规范落实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认知训教和情感支持等医疗服务需求,促使延续性护理管理方案得以顺利进行和发挥效用,达到预期的护理服务目的[2]。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普外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64例造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发现延续性护理的干预价值突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造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精神意识障碍;配合度差;临床资料不全者。随机分组各32例,对照组17例女性,男性15例;年龄平均45.3±4.4岁。研究组16例女性,男性16例;年龄平均45.7±4.8岁。两组临床数据相匹配,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生命体征观察、用药指导等常规的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和护理管理制度,规范的落实护理服务工作。研究组施以延续性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护士长组织责任护士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培训考核合格后入组工作,全面收集和评估患者资料,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2)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每周普外科护士利用微信追踪随访患者一次,每次随访时间超过10min,全面了解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情况,包括运动、饮食、用药等情况,叮嘱患者做好每日的自我监测日记工作。患者及家属关注疾病论坛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影像、视频、图片等信息载体的方式展开宣教。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推送疾病基础知识、研究背景、诊疗新技术、成功治疗案例、康复护理方法、并发症预防方法等内容的文章。网络平台设置设心理管理、用药护理、疼痛护理、造口自护、饮食护理等护理管理板块,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健康问题,采用文字或语音等方式咨询。患者可通过微信群的方式与病友进行交流,分享护理经验,获得心理平衡。

1.3观察指标

1.3.1并发症

参照出血、感染、水肿、湿疹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了解整体疗法的安全可靠性。

1.3.2生活质量

参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量表包括30个条目,涉及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等维度方面,从没有、有一点、较多至很多,采取1~4分计。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差异性;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并发症率

护理管理干预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8.75%)高于研究组(3.13%),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并发症率比较(n,%)

组别

n

出血

感染

湿疹

水肿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2

2(6.25)

1(3.13)

1(3.13)

2(6.25)

18.75

研究组

32

0

0

0

1(3.13)

3.13

x2

4.010

P

0.045

2.2生活质量

护理管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生活质量情况(±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功能

躯体功能

对照组

32

40.23±3.26

35.17±3.54

32.41±4.16

26.74±3.19

研究组

32

46.15±4.15

42.24±3.61

38.65±3.16

32.26±2.45

t

9.164

10.586

9.124

9.185

P

0.003

0.002

0.003

0.003

3讨论

造口属于长期或永久性的治疗手段,为达到预期的治疗恢复效果,提供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造口的并发症多,与患者的体质和护理不到位有关,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为出院后患者提供恢复期阶段良好的卫生保健指导,引导其主导识别和规避潜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主动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家庭护理期间的健康问题。施行基于网络平台的随访和宣教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指导。要求患者每日记录监测日记,便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恢复状况。根据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通过公众号推送疾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宣教内容,设置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护理管理模块,及时处理患者的问题,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微信平台建立了护患沟通的顺畅渠道,能够及时满足患者的情感支持和认知宣教等方面的护理需求,促使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更高,更利于加速预后改善。护理人员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借鉴优秀的经验,不断优化延续性护理流程和内容等,促使护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不断丰富科室护理服务内涵,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持续改进

[3]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方针针, 林娜.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J]. 贵州医药, 2021, 45(7):1176-1177.

[2] 赵娜, 郑海平, 冯美丽,等. 多学科协作式延续性护理在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2, 42(12):8.

[3] 郑利英, 赵鸿斌, 郑利敏,等. 奥马哈系统在泌尿外科造口术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河北医药, 2021, 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