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合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裴智林

合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川 泸州  646200

摘要:古树名木作为我国森林资源中较为宝贵的一部分,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其不但外观优美,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还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为加强合江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全县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成果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合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保护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本文将从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合江县;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作为前人遗留下来的珍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所以古树名木又被称为“活化石”。合江县古树资源丰富,拥有荔枝、桢楠、橄榄等地方特色的百年古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环境教育价值。2019年合江县开展了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查清并掌握地域内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为古树名木资源长期保护提供了依据,也为促进合江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数据。

1  区域概况

合江县地处四川南部边缘,属盆周山区县,位于川黔渝结合部,东北部与重庆江津接壤,南连贵州赤水市、习水县,西临泸州市龙马潭、纳溪区,西南角接叙永县。幅员面积2414km2,隶属泸州市,在赤水河与长江交汇三角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5°32′至106°28′,北纬28°27′至29°01′。合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明显。全县森林面积207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87.5万亩,森林蓄积量7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14%。

2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合江县古树名木普查结果显示,现有古树511,主要种类为14种,不涉及名木,其中:一级古树0株;二级古树15株,占古树总株数的3.95%;三级古树365株,占古树总株数的96.05%。散生分布的古树有380株,占全县古树总数的74.36%,以群状生长的古树群有9个,共包含131株古树,占全县古树总数的25.64%。

2.1  乡镇分布

合江县古树不均衡的分布在全县27乡镇二级古树主要分布在合江镇和宝镇福宝镇分布50株,占总数的13.16%;先滩镇分布36株,占总数的9.47%;虎头镇分布26株,占总数的6.84%;真龙镇分布23株,占总数的6.05%;合江镇分布21株,占总数的6.05%;最少的为甘雨镇和九支镇,均分布5株,占总数的1.32%。

2.2  树种组成

合江县孤立分布的古树共380株,涉及12个科,14个属,14个种,古树树种主要为绿黄葛222株,荔枝91株,分别占古树总数的58.42%23.95%其他树种数量较少其中鹅掌楸1株,仿栗1株,枫杨1株,橄榄5株,红豆树2株,龙眼25株,罗汉松1株,楠木3株,银杏12株,皂荚1株,樟14株,枳椇1株。合江县古树群有9个,共包含131株古树,占全县古树总数的25.64%。古树群树种涉及3个科4个属4个种,主要树种为橄榄、荔枝、楠木、樟

2.3  生长状况

全县511株古树中,枝繁叶茂、树干完好、生长状况总体良好的正常株496株,占总数的96.5%;生长势较差,新梢生长偏弱,枝条有少量枯死株12株,占总数的2.3%;生长较差,树干坏死,枝杈枯死较多的衰弱株、濒危株各3株,占总数的1.2%。

2.4  古树权属

合江县古树权属分别为国有、集体和个人,其中:权属为国有的50株,占总数的9.8%;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461株,占总数的90.2%。

3  古树名木管理保护现状

3.1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2019合江县启动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按《四川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细则》要求,对县域内古树名木资源的类别、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古树名木普查,掌握了合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为古树名木管理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2  签订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书

合江县通过签订《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责任书》,出台《合江县荔枝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关于切实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等保护措施,相关责任单位也加强了对古树名木区域的日常巡查、现场养护以及宣传工作等,增强了当地人民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

3.3  古树名木挂牌立碑保护

2020年认定公布古树名木511株,全部完成古树名木挂牌工作,完成两处古树名木的立碑工作,对合江县符阳街道“荔枝树王”立碑保护,对荔江镇12株百年荔枝古树立碑保护,建立荔枝古树公园,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和古树名木宣传标识标牌。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养护管理不到位

合江县古树名木大部分采取了登记建档、挂牌、设置围栏、警示标语等管护措施,签订了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书,落实了养护责任人。但在管护过程中,巡护不足,缺乏专业养护方案,如部分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后未及时巡护,管护责任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病害枝、病虫害等不能及时发现和防治。

4.2  病虫害危害

合江县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危害为白蚁、鼠害、腐烂病等。合江县笔架山景区、法王寺景区内,权属为国有的50株古树经白蚁人工挖巢、埋设诱集箱和药物防治后白蚁危害较大程度减轻,但景区内鼠兔类动物活动痕迹明显,啃食古树侧枝和新芽,影响古树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4.3  养护资金缺乏

合江县古树名木因缺乏专项经费,日常养护和专业养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古树名木,因缺乏管护经费而难以落实管护责任,部分古树缺乏保护设施,个别生长衰弱、濒危古树病虫亟需开展病虫害防治和抢救复壮工作。

4.4  开发利用不足

古荔枝树,树形奇特、古拙苍劲,古荔林景观姿态美[1]。合江县是全国晚熟荔枝产业发展优势区,是“中国晚熟荔枝之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里描述的荔枝就来自于合江[2]。合江县现有荔枝古树91株,数量为古树总量的第二位,树龄在80-100年的成片荔枝古树的后备资源丰富,但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和荔枝古树文化、旅游价值开发利用不足。

5  保护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力度,每年及时更新古树名木变化情况,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主题专栏等形式,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5.2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责任

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按照“一树一档”要求建立辖区内古树名木的档案资料,完善县、镇(街)、管护责任人三级管护体系。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古树名木大树资源的日常监测,全面执行监测与监管办法,稳步推进保护管理工作;把古树名木保护纳入乡规民约,使保护工作走上科学化、全民化的轨道[3]

5.3  加大古树保护资金投入

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挂牌、日常养护、保护设施建设、宣传等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建议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经费纳入地方政府预算中,做到专款专用,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4]。对权属为集体和个人,而非国有林地上的古树名木,根据养护状况、费用支出等情况,给予日常养护责任人适当的养护补助,通过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古树名木病虫防治、施肥、复壮等工作开展。

5.4  科学管理和专业养护

按“一树一策”设计原则,制定古树名木日常养护、专业养护、抢救复壮、养护补助等专业养护实施方案,实现古树名木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对管护责任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技术培训,培养具有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移植、抢救复壮等方面能力的专业养护人,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养护指导工作,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古树名木专业养护。

5.5  做好古树资源开发利用

加大培育古树名木资源后备资源,将树龄在80-100年的树木列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禁止砍伐、擅自移植古树后续资源。在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资源的同时,深度挖掘古树名木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价值,如将荔枝古树景观资源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城乡休闲旅游,打造荔枝精品旅游线路,展示合江荔枝古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合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了解可知,合江县作为古树名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加强对当地古树名木的保护,也成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而针对其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加强保护宣传、强化保护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科学管理和养护以及做好开发利用等方式,提升合江县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古树名木资源的自身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志强.  荔枝林景观在岭南园林中的审美特征研究[J]. 工业设计,2019(1):127-128.

[2] 王燕.李于兴等.  合江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热带农业工程,2021(6):30-35.

[3] 郑涛.熊佳等.  开阳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调查研究[J]. 绿色科技,2023(4):181-184.

[4] 黄丽春.  永胜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 林业建设,2022(1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