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栽植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栽植技术探讨

周海南

北京北咨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101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园林绿化工程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被应用于园林工程中,尤其是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季节、温度等自然条件对传统园林绿化施工的限制,极大地提升了园林绿化施工的灵活性、景观性与生态效益。但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难度远高于常规季节性种植,只有充分把握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科学开展相应的园林绿化施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园林绿化施工植被的成活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栽植技术;具体应用

前言: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在美化城市环境尧发挥生态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随着园林技术的发展,反季节种植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中,极大地提升了园林绿化效果。从园林绿化施工与反季节种植技术基本概述出发,分析了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意义及基本原则,探讨了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路径与注意事项,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园林绿化工程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科学开展园林绿化施工可以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彰显城市的人文气息,使城市更富生命力。然而,众所周知,植被生长具有规律性,对温度、水分、养料、阳光等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种植时间及茂盛生长周期上深受季节影响,这给园林绿化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一些气候变化差异极大的北方地区,可供选择的植被种类更是少之又少,从而严重影响园林绿化景观的观赏性与人文性。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出现为园林绿化施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并在城市建设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广泛应用于园林施工中,极大地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与生长茂盛程度,已成为园林绿化施工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措施,对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反季节栽培会严重受到时间的限制,在每年的6-9月、12月至次年1月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开展园林绿化施工效果最好,植被存活率更高。然而,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仍需加大对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全面分析与优化力度,并强化对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宣传与推广,以更好地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2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苗木优选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苗木选择工作占据前提性、基础性的保障地位。若苗木选择不当,不仅会降低反季节种植的成功率,还会导致种植难度、运输成本的增加。对此,为了实现苗木优选,应明确如下实践要点。

首先,在选择苗木时,应树立“宜小不宜大”的理念。一方面,结合行业经验来看,与大苗木相比,小体积、低树龄的苗木往往更具土壤适应性,因此移植难度更低,成活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苗木运输成本及单车运输量通常与苗木的体积、重量成正比。所以,选择小苗木也有助于增强反季节种植的经济性与高效性。

其次,苗木在原生阶段的发育质量、营养水平,对其移栽后的长势、成活率、抗病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应保证所选苗木植株健壮、根系完整,且不存在病害、虫害等问题,切忌发生盲目追求苗木美观性而罔顾其发育质量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对苗木实施运输前处理,如喷洒农药、注射营养液或生长液等,以进一步改善苗木质量。此外,在确定苗木选择对象后,还可向植株整体喷洒浓度为1%~3%的抑制蒸腾剂。如此一来,能够暂时使苗木处于半休眠状态,从而降低其生命活动中水分、养分的蒸发量、流失量,以便为苗木在运输中、移栽前的质量提供更多保障。

最后,选择苗木时还应关注其根系发育状态,以及植株根部土球的尺寸。一般来讲,根系发育茁壮、根部土球较大的苗木更具适地性与养分摄取能力,其在反季节移栽后的成活率也更高。

2.2土壤处理

不同的苗木植被对土壤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苗木种植前应严格按照其生长需求对土壤环境进行处理,为其提供最佳的土壤品质与土壤厚度等。例如,常见的花、草等植被在30cm左右厚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更为旺盛,而种植灌木类植被则至少需要40cm的土壤厚度,种植常规小型乔木应保障土壤厚度超0.9m,高大乔木则至少需要1m以上。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应结合不同的种植植被及土壤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对土壤厚度予以调整与保障,以满足反季节种植植被生长对土壤厚度的需求。同时,地形因素也是影响反季节植被种植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阶段应考虑地形因素影响,因地制宜,提升园林景观对地形的匹配度。一方面要结合地形区挑选适宜的苗木植被,以形成区域风貌;另一方面,还应适当对地形进行调整,通过及时翻耕、清理土地等举措来改善土壤环境。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壤特性各异,而不同植被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存有差异,应加强对种植区域土壤环境的分析,结合苗木植被的生长需求,对土壤环境进行特定加工处理,以改良土壤酸碱性,调控不同土质,为苗木植被在反季节种植条件下拥有较高的存活率创造条件。

2.3科学开展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苗木成活率与生存能力,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结合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科学选择苗木种植种类与技术,并开展各项保障举措,以保障园林绿化施工的全面建设。首先,应精准把控苗木种植位置,选定中心点,在其四周挖掘与苗木类别规格相匹配的种植穴。值得注意的是在种植穴挖掘过程中要检查土壤处理效果,确保种植区域土壤厚度、品质等与苗木生长需求相匹配。如果发现种植穴周围存有杂物,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种植土。其次,应结合苗木植被生长需求在种植点周边进行浸穴处理,添加必要的肥料、养分等,为苗木植被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当然,为了进一步改善植物根部环境可以在种植穴底部放置砂石以形成渗透层,保障苗木根部的通透性与渗水效果。再次,在苗木落穴环节要做好对苗木植被根部的保护,保障土球完整性,做到轻拿轻放,以避免对植物根系造成损伤。然后再拆除各类辅助包装,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如果是在夏季开展反季节种植工作应重点保护树冠,以避免大量水分流失;如果是在冬季则需做好防冻与防风工作,以保障苗木植被的稳定性与活性。针对一些需要假植的植被,应结合植被种类及生长需求生长采用大木箱或柳框等容器,具体尺寸应结合植被生长状况而定。然后在这些容器内部添加适宜植被生长的土壤或培养液,调整相应成分,为植被提供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如果采取的是土壤,还应在完成移植工作后对容器内的土壤进行压实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将反季节种植技术合理应用到园林绿化施工中,既有助于提高园林景观的打造质量,也有助于保证工程活动满足施工工期、竣工时间等要求,并提升工程的技术竞争力。具体实践时,既要坚持因地制宜、适时种植等基本原则,也要做好苗木选择、运输管理、移栽养护等环节的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技术价值,确保反季节种植下的苗木存活率、景观美观性处于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小刚.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新探[J].绿色环保建材,2021(5):193-194.

[2]王薇.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1,12(16):138-139.

[3]陈平.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J].河北农机,2021(8):47-48.

[4]练晓华.园林工程中反季节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研究:以咸阳博物院景观工程项目为例[J].河南建材,2019(4):184-185.

[5]曲玥.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探索[J].山西建筑,2020(3):159-161.

[6]卢毅.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9(2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