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张辉

身份证:330921198304195032

摘要:在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是影响岩土勘察过程的主要因素。所谓水文地质,就是对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了地下水的动态发展以及物理性质。他对未来地上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系重大。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同时还会影响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因此,在开展岩土勘测工作中,一定要对水文地质进行良好勘测,并严谨分析其发展影响,进而为建设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引言

岩土工程建设的地质勘探工作能够为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地质勘探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将会影响整个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发展。根据近几年的岩土工程建设施工情况来看,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据岩土工程建设的不完整数据显示,冒顶、突水等地质问题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地质灾害,且此类事故多受水文地质的影响而发生。基于此,岩土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岩土工程建设的勘探测量工作,以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1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

1.1地下水上升

地下水上升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自然原因。受到天气条件影响,如降雨,使得地表土质含水量增大。经过不断的渗透,形成地下水,这样就会使得地下水水位攀升。其二,人为原因。受到一些水利工程项目的影响,如水库引水和蓄水、农业灌溉等,也会造成低下水位升高。从这两方面看,地下水位上升是水文地质问题中极易出现的。一旦地下水上升,就会影响到周边的岩土层,使岩土层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松软,使得土壤的承载力下降,这就会对地下建筑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路基或者建筑基坑等工程出现坍塌事故,不利于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同时也不利于人们安全生活。

1.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建筑物地面发生沉降现象,这也是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遇到稳定性不强的岩层,必须要按照有关标准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实际施工中若出现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会使水位下降,且地面支撑力也会受到影响。结合施工活动中存在的地下水抽取不合理问题,主要是因抽取过多使得地下有比较大面积的空洞现象,进而影响承载能力。另外,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1.3地下水波动

通常水文地质环境中的地下水位会因外部的挤压以及内部的地壳运动而产生水位波动变化,比如,雨季降水量的不断增大、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各类用水的排放等,此类状况会影响地下水的数量变化,从而引起地下水的产生波动,而地面上的建筑物的结构会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物的地基结构会因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稳定性,尤其是在砂质的地下土层中,地下水位的不断波动将会直接改变砂质土层的体积大小,这种体积的不稳定变化将会直接对岩土工程建设的建筑结构地基基础产生危害,从而影响项目建设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

2提高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水平的策略

2.1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意识

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意识,有利于地质勘察活动的有序推进,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合理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工作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复杂程度较高,这也要求勘察单位与工程单位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活动的重视度,工作前拟定完善可靠的勘察计划,细化计划的工作内容,以此提高勘察活动推进过程的目的性,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约束力,加快水文地质勘察活动的推进速度。(2)在勘察活动中也需要做好勘察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工作,提高人员对于勘察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改变传统“重施工轻勘察”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相应的宣导工作,使员工可以逐步改变以往的工作思想,提高勘察工作过程的目的性。(3)在勘察工作中需确保勘察内容的全面性,需要按要求对施工区域所在区域、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化考量,尤其是土壤、温度、湿度等水文地质的要素,这些内容都是勘察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而为岩土工程施工活动的推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满足相关施工活动的开展要求。

2.2结合先进的工艺设备

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真实呈现,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工艺设备进行。因此,工艺设备成为反应水文地质问题的关键。社会的进步使得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一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这就使得对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艺设备的研究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过程。工作人员要针对现有的勘察现状以及技术缺陷进行研究,找到更科学、更完整的工艺设备,进而将现有缺陷进行弥补,实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高质量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要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良好规划,并对先进的工艺设备进行充分认知,进而将有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工艺设备进行引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先进工艺设备引进以后,还要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良,并将工艺路线优化以及设备维护维修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借此,将先进工艺设备的优势进行凸显,给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更新的工作思路,为水文地质问题的切实显现提供帮助。

2.3加强岩土勘察人员综合素质

勘察人员素质水平是水文地质勘察中需特别注重的部分,相关单位应对此予以重视。通过加强这些人员的综合能力,可有效保证勘察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在强化岩土勘察人员综合素质期间,相关单位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着重培训现有的勘察工作人员。目前参与勘察工作的人员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年龄比较大的工作人员、刚毕业的人员。前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缺乏创新理念;后者虽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工作经验,因而在遇到水文地质问题方面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对此,相关单位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根据人员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从而保证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勘察人员学习最新的政策要求、知识和技术,还要能够让其合理应用在具体工作中。二是,提高勘察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能够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有正确认知。在这方面,需加强对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其在勘察工作中的积极性,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高效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项目正式施工之前,科学有效的勘探水文地质环境,综合测量数据及地质特点应用有效的处理措施,能够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期限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勘探中应当着重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并研究其性质,发现水文地质的潜在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与预处理方案,以此来降低水文地质灾害对建筑岩土工程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岩土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推动岩土工程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海.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2(7):153-155.

[2]赵太福.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2,4(9):126-128.

[3]王兴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6):46-47+58.

[4]朱迎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22,41(1):25-27.

[5]任祥国.解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居业,2022(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