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台阶、大未来—生涯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小台阶、大未来—生涯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的探索

康莹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523000

摘要 :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中心是学生,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班集体,中职生比普高生更渴望得到师长的尊重与认同。习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做“四有好老师”。班主任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运用生涯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放宽眼界,不再为学而学,一步步上台阶,接近并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身价值、成为明日栋梁!

 关键词:生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班级管理

一.什么是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以“长大了想干什么?”为一个起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他们发现生涯规划更长远的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包括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五个要素。

二.中职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决定

    很多中职学生经过了中考进入中职学校,并不是特别清楚自己的专业学什么?更不明确将来能干什么?年龄处于青春期后期,是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认同危机的高发期。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一枚认识自己、发现社会的放大镜,一盏点亮希望的心灯,指导他们在人生的长路上行稳致远。

(二)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三)中职三年的生涯规划

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认知特点,因而生涯教育在不同的学段应该各有侧重,生涯教育在中职三个年级可以按照以下设计分类分层实施:

一年级:侧重于 “自我认知和学业规划”,为二年级专业知识加重做准备。

二年级:侧重于“学业发展和职业探索”,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对专业和学业的要求,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业计划,获取中职阶段职业目标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为三年级的分流做准备。

三年级:主要围绕“职业定位”和“升学途径”选择。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志愿填报并认真做好实习实践。

三.实施策略

(一)明确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管理是建设中职优秀班集体的方向,可以发挥非常巨大的导向作用。班级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动机、行为规律和期望心理,学生在班级目标管理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实现了自我预期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 “这是自己的目标,要尽力完成。”并随着对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引导班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点亮个人心灯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入学的开始阶段,就要启发中职生去思考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何在?为了确保经过三年的学习能顺应市场变化,顺利就业,现在应如何做?引导中职生在学业上有所坚持,弥补以前的遗憾,把严峻的学业压力化成学习的动力。职业指导工作应当伴随学生三年学习的全过程。

(三)整合班级目标与个人愿景

班级共同愿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持久学习的动力,形成班级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班级的内发式的良性动态发展。

如何才能使学生个人愿景和班级共同愿景安现有机整合呢?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树立“主人翁”意识,时刻提醒班级成员为实现班级的共同愿景服务。第二,班级成员要融入班集体的理念,推动班级的良性发展。第三班级成员要将正面愿景作为班级共同愿景,消除负而愿景对班级的影响,使共同愿景成为班级持续学习与成长的源泉。

四、制定班级规划注意事项

(一)共同参与、切实可行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要制定一个具有可实施性、参与性、阶段性及激励性的团队目标。班级共同目标是班主任与班级全体成员在共同商讨过程中形成的,是得到班级成员认可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保持一致。在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奋斗并奉献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增进班级凝聚力,最终有力地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二)以生为本、小步前进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其他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先通过情感激励,使他们产生努力改变的决心和毅力。再结合个人兴趣、特长等,采取不同激励方式,围绕班集体总体目标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可达到的小目标,使他们能在期限内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有用、有才的人”,体验成功感。

    运用并发挥好小步子原则,当一个小目标实现后,适时鼓励学生树立新的目标,从而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 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将会对优秀班集体建设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善用鼓励,点亮心灯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把人本管理的精髓和最高标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对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就是,在学生获得安全归属感与尊重后,点亮他们的心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进而整个班集体达到共同进步。   

    每半学期召开“成长交流会”,每位同学谈谈自身的收获与感悟,评出针对性的系列奖项,如“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利用光环效应、预期效应去影响学生,用榜样去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让学生在成就感中获得无穷的动力,朝着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前进。

(四)平等尊重、严格守规

    尊重是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要条件。

(五)同伴和谐、互助互进

    中职阶段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要重视并巧妙运用生生之间的交往。和谐的生生关系会使学生消除孤独感,产生安全感。反之,与同学关系紧张、交恶,就会感到孤独、压抑,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班集体发展。

五.对班主任的几点建议

 (一)转换角色

    师生关系是班级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班集体建设过程始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不断提高学生建设班级的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主任应从传统的管理者、指挥员的角色转换为大家长、同行者、引路人。真正去认识学生、读懂学生,帮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确定目标,跟踪目标,实现目标,把生涯教育身心化。

(二)增强使命感

    对于有些问题较多的中职生,班主任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及时引导、教育他们。对中职学生管理得当,既给国家培养了建设人才,又稳定了社会秩序,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终身学习

托马斯.格鲁姆说“教育者应该是带头的学习者。” 当教师停止成长时,学生也会停止成长。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学习与进修,提升自我的生涯教育教学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年轻的学生一代思维敏锐,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班主任还要善于向学生学习,从学生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充实自己。

六.结语

生涯教育是一个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它关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通过生涯教育,点亮学生的心灯,一步一个台阶,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朝着未来前行。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参考文献】

[1]郭绍莉. 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中职班级管理新模式[J].河南教育( 职成教版) ,2015( 7)

[2]黄杏. 职业生涯规划应与中职班级管理相结合[J]. 文教资料,2014( 5)[3]张建伟. 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