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气自动化PLC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试析电气自动化PLC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单勇锋

杭州高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PLC技术的应用稳步提升电气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促使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对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工作流程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针对该技术展开了概述,分析其应用优势,以及具体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本文对电气自动化PLC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发展趋势

引言

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简称,通过可编程存储器进行逻辑运算以及流程控制等多种操作指令,运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基础在数据处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逐渐成为工业控制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中央处理器是PLC组成的关键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存储器、接口电路以及I/O电路等关键组成部分,为自动化流程控制起到协调作用。存储器将系统信息数据以及用户操作等信息进行存储,接口电路通过与重要接口相连的方式形成现场设备,最终输出电路转化对其进行驱动。

1技术优势

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利用计算机编译符号和梯形图语言两大要素,借助编程发挥实际效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易上手,有效减少误操作现象的发生。利用PLC技术对企业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充分了解不同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制定简便可行的操作方案。通过系统自带的算法和编程,捕捉系统使用信息和数据内容,使得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不断获得优化。

2PLC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应用于机床自动化控制

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对加工机床的自动化控制是比较常见的应用。现代加工机床已经成为机械、电子一体化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环境。传统加工机床的控制中,电气结合部位、液压控制部位是故障发生较多的区域,因为机械和电子设备通用性不强、种类繁多、维修比较困难,是影响机床正常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PLC技术应用于机床这部分的传统控制后,能基于实时监控功能,全面掌握机床运行情况,一旦机床运行出现故障,PLC系统能报警并指出故障区域,为尽快修复提供具体指导。PLC技术应用于机床自动化控制,需要高压开关柜、PLC柜机等相关设备的支撑。但硬件电路主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少,运行可靠性高,发生故障的概率大大降低。PLC技术的软件部分主要通过算法和程序控制,能基于机床加工需要进行灵活设计开发,使用更加方便。在软硬件的协同配合下,PLC系统能实现对机床的有效控制,降低机床使用故障,保证机床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机床生产效率和经济利润。

2.2应用于立体仓库控制

为适应现代化仓储管理的需要,由数层到几十层的货架存储单位组成的立体仓库,能有效提高单位空间的货物存储量,成为很多现代企业的标配。立体仓库的物料运输、出库入库等功能都是由电气设备完成。立体仓库应用PLC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需要配套建设立体货架、堆垛设备、出入库输送机、条码阅读系统、通信系统、电线电缆配电柜等多种设备系统。PLC作为核心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控制机械手进行货物的自动化运输,利用上位机来实现对立体仓库中各类货物信息的检测,实现对仓库货物的自动控制。PLC技术应用于立体仓库中,能减少对仓库管理人员的数量需要,降低操作人员的货物分拣、运输、检测的劳动强度,控制操作的准确度、自动化程度提高,促进了仓库管理水平提高,有效降低了仓库损耗,大大提升物流效率,是自动化控制应用的很好体现。在PLC技术有效应用下,立体仓库快速发展,促进了快递行业、物流行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2.3故障检测

PLC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有效控制,实现多样性的操作控制功能。除此之外,PLC控制系统还能够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准确、完整地记录各类信号数据或参数等信息,同时,将其储存于控制系统内部,使其成为电源开关或自动调控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在设备运行异常时,PLC控制系统内部会将当前状态下的运行参数与设备正常运转时的参数进行对比,并在简单分析后,判断设备的异常状态。及时切换回路或关闭电源,便可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安全性。PLC控制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及其逻辑判断能力,可以完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基础故障检测功能,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检修效率。

2.4顺序控制

PLC控制系统可以按程序设计的顺序,在极短时间内反应,并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执行高效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工作,这也是PLC控制系统的优势之一,是极为基础的运用模式。PLC控制系统在设计研发时,其早期核心模板便是基于设计顺序,按规定流程完成电气设备的控制工作。在该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妥善处理控制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实现电气设备的精细化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PLC控制系统也日渐升级,PLC还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满足节能减排等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该技术的安装方式简单、运行能力可靠,且具备一定及节能性。

3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发展建议

3.1发展电子自动集成化

电力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它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通过网络来发展和分配电力,这种网络可以产生大量的信息,从而使电力系统能够继续运行,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因此控制单元必须建立一个信息中心,以便能够收集、编辑、存储和分析电力数据,从而能够全面控制电力工程中集成控制的电子实施,同时还需要建立电池组, 为了提高电气工程设计中设备的兼容性,请在开发控制系统时使用统一的设备接口,使用相同的开发平台来提供统一的系统管理,并允许在扩展电气网络时协调操作,以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并根据网络大小优化控制平台。

3.2优化电气工程设计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旨在确保电气工程设计中设备的工作效率,在设计前必须根据公司的实际要求创建制造所需的功能,技术人员、与制造过程相关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必须根据设备的功能属性、制造过程、运行中的设备参数、使用要求等进行协作,以便对来自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集成所有部门的要求, 但是,为了使用遗传算法来设计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将电气自动化功能集成到电气设备处理器中,系统的所有功能都由一个处理器完全控制,这可能会导致处理器过载,并且实际的设备性能可能会受到技术进步的严重影响,新的电气自动化算法正在出现,设计者可以根据电气工程自动设备功能和具体情况来设计,以更好地使用信息设备和网络设备,从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效率,并防止大量浪费。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于制造企业的各项要求不断增加,PLC技术将会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在当前的电气系统当中,应用该项技术能够稳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实现高效、便捷、智能、实用性高等多项优势,同时实现企业节能高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新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J].决策探索(中),2020(01):54.

[2]卢俊.港口电气自动化PLC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51(01):225.

[3]吕颖利.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8.

[4]黄佩明.浅析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9,3(2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