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浅析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姜永平

重庆市大足区规划和资源局,重庆市大足区,402360

摘要:众所周知,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其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土地整理工作往往会受到土地勘测质量的影响。如果在实际工作当中,不能对所在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准确、快速地测量,必然会降低土地整理方案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而如果能够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合理应用土地勘测技术,将会使土地测绘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地提升,从而为土地规划整理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所以有必要针对相关内容加强研究。

关键词:土地勘测技术;土地整理;应用

1土地勘测技术的概念

土地勘测技术是指应用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土地进行测量、勘察、评价、管理和利用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测,获取土地各种特征参数和空间数据,为土地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勘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矿区、公路、铁路等领域,是保障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2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作为土地整理工作的首站数据来源,其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展及质量。为能够及时精准地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勘测应结合有效的勘测技术对所要进行整治土地的现状地形进行快速准确地测绘,并根据已掌握资料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的采集,结合土地现状及土地属性信息建立完整的土地信息库,为土地整治提供数据基础。

2.1现状地形测量

现状地形数据测量作为土地整理的关键工作,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其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在对所在区域土地进行测量时,多种现代勘测技术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如RTK测绘技术。在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要通过卫星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基站来实现勘测工作。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控制勘测网,其次要立足二级控制网做好区域内监测点定位工作,另外基站的设置要以初始位置为参考,在此期间,对测量区域进行多次复测,这是确保移动基站顺利落实数据采集工作的基础。在移动基站进入特定监测点以后,30s内就能对所需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结束之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借助数字化技术,即可完成立体图形的绘制,并提供高质量的地形测量结果。

2.2灰线撒设

在土地整理中,必须对土地边界线有明确精准的划定。而该项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应用到土地勘测技术,具体应用流程如下:首先,需要在专用的勘测软件中输入初期采集数据,将已知坐标信息作为参考,对放样格式加以确定,并明确待测区域的边界线和界址点,保证准确放样;其次,针对已经明确的各项基础信息要在现场加以落实,且在进行放样处理以后,实施质量检查,以此来提高勘测质量。最后,在确保各项信息质量基础上,在既定位置进行置点桩位设置,完成灰线撒设工作。在此期间,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图纸绘制,并进行应用内容的控制,使土地整理工作的实际应用需求得到满足。

2.3现状地形测量的控制测量

现状地形测量的控制测量工作包含高程控制测量以及平面控制测量两项内容,相关工作的落实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三角测量法和导线测量法。以三角测量法为例,主要是通过角度测量的方式来明确所在区域的土地高程及边界位置。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1)要对控制点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设置控制点时,首级、二级以及三级控制网都可应用,通常只需要应用二级控制网或者三级控制网即可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设置控制网时,需要针对勘测点位做好标记工作,认真进行信息采集,具体采集内容应该涵盖角度信息以及坐标信息等。(2)在实施测量工作时,各项数据的观测与梳理工作必不可少,工作内容涵盖边长数据、角度数据等。在获取所需数据之后,即可上传至计算机系统,由专业技术软件进行处理,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监测数据误差,确保数据采集的精准性。

2.4专项规划

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专项规划方面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应用土地勘测技术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要做好各项数据信息的筛选、整理和汇总工作。在数据信息处理期间,可以先借助数字化测绘技术实现信息内容的数字化处理,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导入,再结合工作需求进行制图以及基础规划方案的制作。(2)在土地测绘工作进行中,质量把关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测绘产品内容,一定要按照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严格把关,加强过程监督,全面检查土地应用情况,并合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避免各种应用问题的出现,以此来实现测绘质量的有效控制,为专项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5土地开发整理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土地测绘技术明确闲置土地以及待开发土地的界线。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首先要对现有的土地图纸进行信息采集。而对于测绘图像,则需要应用遥感技术对其中的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在专用软件中导入测绘数据,完成数据整理和汇总,最终获得具有较高精准度的数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精度应该根据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通常情况下,较为平坦的区域可以使用1∶2000的比例进行测量,而对于一些通视相对困难的区域,则可以使用1∶1000的比例;若开发整理过程中涉及泵站改造以及房屋拆迁等内容,测量工作则需要使用1∶500的比例进行。另外,在土地开发整理期间要对关键点测量保持重视,除了要对坎脚、坎顶的所在位置及标高进行测量以外,还要对沟、渠面积以及坡比进行测量。与此同时,测量期间还要对高程网点进行合理的设置,对于较为平坦的区域,其高程网格的设置间距应该在60m以内,而对于地形变化较为明显或相对破碎的区域,高程网格间距要在40m以内。

2.6已有资料对勘测技术的要求

在进行土地整理时,经常会先收集已有资料。已有资料一般分为土地地类、地形空间数据和土地权属属性资料。空间数据决定土地的具体位置,权属则涉及土地归属,两者均关系到土地归属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地类分析和土地权属的精准可靠性在土地整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利用已有资料完善土地数据信息,对待整治土地的已有资料进行分析,特别是权属属性和现状发生变化的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后,对于需要特殊关注的界线点、地类有变化的地类界线、权属有异议的地块边界等需要特殊对待的勘测对象,可以通过提高勘测精度或者细化勘测步骤等措施,提高已有资料的有效利用度,从而不断完善土地整理的基础数据,为后期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便利。是否能够较精准、全面地利用已有资料,勘测技术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着重要影响,是国家落实和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土地勘测技术对土地整理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土地整理工作实践中,要对各项勘测技术加强研究,并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促进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陶渝,丁洪富.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C].重庆市测绘学会2002年年会.

[2]刘吾艳.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产权整理中的应用探析构建[J].数字化用户,2020(38):61-63.

[3]华相高.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探讨[J].华东科技(综合),2019(2):349.

[4]曾灵敏.浅谈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7.

[5]刘宾容.RTK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C].重庆市测绘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