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刘艳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一病区442000

【摘要】目的:讨论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效能。方法:2020年9月-2022年2月,将我院8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FMA评分指标、BI评分指标和语言功能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指向中风偏瘫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风偏瘫患者;常规护理;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效果;测算对比

    受复杂多样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中风偏瘫确诊患者数量,在我国正在呈现出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基于适宜方法的治疗护理处置[1-3]。文章以我院部分中风偏瘫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测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9月-2022年2月,将我院8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46-81岁,平均(61.14±3.14)岁。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45-80岁,平均(61.12±3.12)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未见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要参考结合患者的临床症候表现类型,为患者选择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护理干预技术方法)。

1.3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FMA评分指标、BI评分指标和语言功能评分指标(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27.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患者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

44

29(65.91)

14(31.82)

1(2.27)

43(97.73)

参照组

44

22(50.00)

10(22.73)

12(27.27)

32(72.73)

卡方

10.921

P值

<0.05

2.2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FMA评分指标

BI评分指标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4

47.11±4.15

66.24±5.20

52.31±4.31

70.10±5.05

参照组

44

47.04±4.11

58.55±5.10

52.24±4.30

62.16±4.74

t值

0.079

7.003

0.076

7.60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3:

表3  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指标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复述评分指标

听觉理解评分指标

自发言语评分指标

信息量评分指标

流畅度评分指标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4

40.01±3.70

61.11±4.61

42.31±3.80

64.10±4.46

45.11±3.15

60.22±4.80

41.12±3.25

59.24±4.61

43.35±3.62

64.40±5.25

参照组

44

40.05±3.68

53.31±4.17

42.20±3.77

52.25±4.07

44.94±3.11

52.25±4.20

41.07±3.20

50.12±4.21

43.20±3.60

55.11±5.00

t值

0.051

8.323

0.136

13.018

0.255

8.289

0.073

9.690

0.195

8.50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中风偏瘫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选择适宜方法开展护理干预,能支持获取优质临床效能[4-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复述评分指标、听觉理解评分指标、自发言语评分指标、信息量评分指标,以及流畅度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本次研究证实,指向中风偏瘫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引起关切和推广运用。

结语:

    在神经科临床领域,指向中风偏瘫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能改良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优化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基础语言功能,适宜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夏晓莹,李一鸣.情志护理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风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和自理自护能力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0):108-110+117.

[2]刘娜.针灸配合低频治疗仪及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4):123-124.

[3]游佳.以经筋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中风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05):661-664.

[4]鄢琳,李红莉.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自护能力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6):5245-5246.

[5]张颖.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8,17(1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