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指标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指标应用研究

袁迅,刘丽,杜红梅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医疗质量指标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10项国家考核指标。各医院因信息化程度不同,管理水平差异,对医疗质量指标的应用还存在指标数据准确性欠佳、实时化的事中质控不到位、运用指标考核不够细化等问题。研究为三级公立医院有效应对绩效考核,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出了医院领导层加强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常态化运用医疗质量指标结果等对策。

关键词:医疗质量指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能力提升

1背景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4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管局正式全面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工作。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通过汇总各三级公立医院全年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医患满意度等四个大类指标对三级公立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排名。

医疗质量板块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考核总分数的43%,医疗质量指标反映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质量与安全、合理用药与服务流程等方面管理水平和成效,能够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评价[1]。如何有效将医疗质量指标对医疗机构的考核,转化为医疗机构自身内部绩效考核,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相关指标考核体系,是当前政策背景下值得深入探索研究的方向。

2医疗质量指标统计与考核

2.1医疗质量指标概述

医疗质量指标分为4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其中国家考核指标10项,包括出院手术患者比例、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I类切口感染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检验室间质评、低风险病组死亡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2]

此外,影响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统计与考核的还有出院患者CMI值、病案首页诊断编码正确率、病案首页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等。

2.1医疗质量指标统计方式

国考10项医疗质量指标统计来源主要为病案首页,其中7项指标来自病案首页,因此,医院内部指标数据的日常登记、统计和病案首页填写准确性将对医疗质量指标考核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也对医院内部利用指标数据开展质量持续改进起到关键作用。

2.2医疗质量指标考核方式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指标共430分,按分值分布来看,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分值最高,为100分。此外,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数受出院患者CMI值校正,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项指标受四级手术台次校正。根据上述分值及校正规则,四级手术台次数与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为最重要的两项质量指标。

3医疗质量指标应用问题探究

为使医院流程优化能力与医院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各级医院须在绩效考核背景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医疗质量指标的准确采集、数据分析、持续改进工作机制[3]。实际操作中,各医院因信息化程度不同,管理水平差异,对医疗质量指标的应用还存在诸多不足,也导致了在应用医疗质量指标开展医疗管理、质量控制、绩效考核时难以取得显著成效,指标得分也无法明细提升。

3.1指标数据准确性欠佳

运用信息系统实现准确统计的医疗质量指标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多系统对接准确性无法保证、系统数据反映出的病案首页数据填写错误等方面。其中,信息化建设滞后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导致无法通过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自动统计,手工统计容易出现错误,难以保证统计的准确性。

3.2实时化的事中质控不到位

各类手术占比、手术并发症、I类切口感染及单病种等指标来源于病案首页,医疗机构需要在数据产生时介入,强化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目前部分医院重视指标结果,放松了对过程质控的要求,在数据产生后才倒追问题,改进成效不显。

3.3运用指标考核不够细化

在数据指标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时,难以确保考核细则与实际管理相吻合,如单病种管理,各病种均有纳入条件与排除条件,实际考核中不可单纯依照ICD编码条件纳入,导致与实际病种数量存在出入[4]。上述原因让国考指标在衡量质量安全结果时存在难以用准确、细化的标准作为标尺。

4讨论

4.1医院领导层加强重视

医院领导需高度重视质量指标所反映出的医院管理、质量安全方面存在问题,从医院层面做出部署,加强对各类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应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指标应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注重对人员、技术、物资、设备及信息基础加强质量管理,推进医疗质量相关指标管理的标准化与同质化,以数据和结果为依据,实施终末效果评价,建立医疗质量相关指标考核监测数据库,定期对结果类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控指标。

4.2加强信息化建设

数据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定义、采集、传输、处理、上报等,任意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如病案首页提取的指标,数据标识、指标名称、字段描述与属性定义的规范性以及数据采集标准与接口传输规则的一致性等均会对医疗质量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医院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如可通过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病历实时质控不断丰富病历内涵质量、强化病历的完整性与时效性

[5]

4.3常态化运用医疗质量指标结果

医院应该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人员培训,对考核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质控机制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监管,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指标的收集、分析与反馈。针对异常指标质量须进行追踪和分析,明确异常指标质量发生原因并讨论处理措施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于强,马科,王凌芳,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病例档案首页填写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0):55-58.

[2]刘世蒙,刘静,谢士钰,等.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评分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21,24(3):268-271.

[3]余薇佳,钟烨声,刘华锋,等.DRG下医院建立提质增效机制的探索与成效[J].现代医院管理,2021,19(5):53-56.

[4]黄靖玥,谭嘉文,李慧,等.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细化管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2,38(5):367-371.

[5]王莉,周保利,李天佐,等.医改形式下学科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医院,2021,25(4):69-71.

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项目,编号:NC21C113

作者邮箱:5438855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