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技术在城乡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RTK测量技术在城乡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张姣

612422199012273222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RTK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为工程测量后期的测量、设计、施工管理等提供了数据基础。此外,目前的测量技术已经达到了内外工程一体化的要求,为工程设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关键词:RTK测量技术;城乡测量工程;应用

1RTK技术概述

RTK技术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简称。RTK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获得测量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精度高达厘米级。该技术采用数据传输和测量技术、GPS技术以及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在测量技术不断改进的前提下,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测量效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无误差的测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使用载波相位差法将参考站计算出的载波相位校正数发送给移动站。在计算点坐标的基础上,实时传输参考站测量的观测数据。该方法可以快速接收每颗卫星的模糊度,并通过计算得到点坐标。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由参考站和移动站组成。基准点是定位测量控制点,其点精度高。数字接收机是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的主要设备。在接收到卫星信号后,移动站上的接收器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计算机根据传输定位数据,并计算移动站的三维坐标。

RTK技术测量与现代通信技术GPS相结合,逐步利用网络传输,实现了RTK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即使系统用户购买了GPS接收器,他们仍然可以完成测量任务。

2RTK技术在城乡测量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RTK技术在城乡测量工程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为确保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包括:RTK控制测量技术、基准站的选择、局部测量、定线测量、地籍图测量、城市道路和城市线路测量等。

2.1RTK控制测量技术

过去,三角测量和导线网主要用于城乡测量作业,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需要大量的资源。此外,测量结果不能立即获得,必须随后进行处理[5]。在此过程中,如果获得的测量结果不符合相关要求,测绘人员需要重新启动,这大大增加了测量成本。RTK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不仅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利用GPS的定位功能进行点对点测量,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工作量,消除后期数据处理的需要,从而节省成本投资。此外,RTK技术还可以减少误差,增强施工单位对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

2.2基准站的选择

在具体应用期间,为了有效保证RTK测量技术的准确性,有必要高度重视参考站的位置以及如何建造参考站。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参考站,相关人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在地址选择过程中,要排除附近是否有较强的无线电,以免干扰测量结果;第二,确保基准周围没有建筑类型,同时注意周围是否有大面积的河流和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具有反射作用。如果在该地区建造参考站,将对参考站的GPS信号产生反射效应,从而影响数据链的完整性;再次,确保参考站地址的选择符合发射数据链路无线电天线的高度要求,因此有必要选择相对开阔的场地进行施工。

2.3碎片测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旧城改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环境下,城市建设项目也更加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应用RTK技术可以有效简化以往的测量程序,只需一名工人即可完成整个测量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已建成的基准站来完成相关操作。在此过程中,需要有效利用采集点的信息,输入测试点的代码,然后对特定区域进行测量操作。在完成整个工作后,相关人员需要根据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组织到相应的软件系统中,然后进行自动映射。使用这种方法,将大大提高城乡调查的质量和效果,确保相关工作的高效完成。

2.4对准测量

路线测量通常用于精确确定路径中心线和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添加点。结合实际,由于RTK测量技术中点与点之间缺乏光学共视,可以实时显示实际位置,然后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放线来澄清对准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使用相同的参考站来放线路径上的直桩。在此过程中,如果基准站由于客观因素而发生变化。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布局方式,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测量和记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错误。

2.5地籍图的测量

(1)数据准备工作

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RTK测量技术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要求相对较低。通常只需要安排一名测量人员,在准备好相关仪器后,他们就可以前往各个测量点工作。在具体编制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地籍图绘制要求,明确实际测绘范围,同时确定具体测绘范围。在此期间,可以通过RTK技术明确界定边界。其次,严格按照要求有效落实边界点,做好土地权属调查,使后续相关数据整理工作有序进行。第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间接测量方法进行测绘作业。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控制误差,避免误差累积。

(2)地籍数据的采集

在地籍数据采集过程中,可分为控制测量和细节测量两部分。对于控制测量,需要使用移动基站从控制网络中的各个点收集数据,以有效确保数据信息收集的可靠性。对于详细的测量,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关注的是收集现场数据。在此过程中,测绘人员需要按照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组织、绘制图像、图像导出的顺序完成工作。在此期间,如果出现任何数据错误或缺失问题,相关人员应及时进行必要的更正,为地籍图的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3)地籍图的生成

在完成数据信息处理后,相关人员需要开始绘制地籍图的流程。在此期间,测绘人员首先需要对之前完成的测量草图进行分析,以确保地籍图的坐标范围符合合理要求。然后,基于此,绘制特定的数据文件并将其导入到数据模型中,以开始制作图形。建成后,测绘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相关软件对各种参数信息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其更加科学合理。最后,需要完成边界线、边界点坐标等相关信息的标注,才能获得地籍图。地籍图生成后,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处理,即坐标的精度,以确保精度上的误差值得合理控制。

2.6城市道路

在道路测量过程中,中线布置是人员进行平面和横断面测量的基础,也是进行城市道路测量作业必不可少的凭证。在此过程中,在应用RTK测量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将中心柱点的坐标转移到测量手册中,以达到放线的目的。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这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放样,并能及时处理出现的任何问题。它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放样时间,而且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

2.7城市线路测量

在以往的线路测量工作中,由于测量时间过长或能见度不好,相关人员可能需要不断转移参考站。随着RTK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测量人员只需将每个拐点的坐标转移到相应的系统中,就会在手册中自动形成一条直线。在此期间,还将标明工作人员的位置和距离。通过这种形式,测量人员不仅可以有效地识别每个点的位置,还可以准确地评估自己的位置,从而不断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测量时间。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RTK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误差不积累、操作过程成本低等优点。它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得到了测量人员的认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网络技术和RTK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城市在进行工程测量时结合使用RTK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观测。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RTK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给测绘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应用,GPRS和GMS网络传输技术将增加对测绘行业的技术支持。我们相信RTK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RTK地下管线测绘技术应用与发展研究[J].姜宗波;韦庆礼.粘接,2022(01)

[2]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贺春梅.居舍,2021(04)

[3]网络RTK技术在管线测量中的应用[J].邓锦云.西部资源,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