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探析

叶金水

441881198607091959

摘要:随着工程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工程施工组织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面对工程监督管理中的竞争和激励,有必要对工程计量采取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的规范化运作。工程测量是关系工程总体质量的关键前期数据,准确的工程测量至关重要。根据工程测量的相关数据要求,要结合测量质量标准和相关因素,实施综合防控管理,落实工程测量综合效益水平,加强工程测量有效控制,提高工程测量精度。这对后续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

1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其价值意义

工程测量是对工程项目中各种数据的测量,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技术测量方法,考虑各环节的专业需求,计算确定工程测量的分析过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实施。根据现代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要结合工程测量技术在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操作,加强对各阶段工程建设数据的准确验证,目的是从更专业的角度实现对项目的准确数据分析。在工程计量管理中,要对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过程实施,有序推进改进。减少工程测量不准确、不合理造成的各种问题,加强对项目整体施工进度的优化。在工程建设管理中,要加强对工程的综合质量控制,结合工程测量,实施精确的验证和分析。通过设计院、施工单位、施工方、监理方等重要部门之间的沟通,对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以确定准确的施工计划,调整可能存在疑问的数据,并专注于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有效地提高项目的整体技术和专业水平。

2提高工程计量管理技术的对策

2.1测量技术水平的提高

基于创新的工程测量实施理念,不断加强工程测量技术引进。根据国内外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加强测量技术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创新和优化技术形式,重点结合国内施工现场的情况,分析和加强工程测量的技术指标。根据工程要求优化测量中的步骤、过程、精度、测量效率和图形表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GPS数据定位、全站仪、PTK技术等,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在实时数据检测和定位分析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参考各种技术来实现动态参考数据分析,并确定数据中的差异。采用高效、精确的定位方法,对高程、水平距离、垂直角度、水平角度等进行精确检测和分析,提高整体工程测量的综合有效精度。通过全站仪数据测量,加强仪器的有效维护,确定基础检测的标记方案,明确具体测量计算方法的标准要求。

2.2测量管理制度的工程优化实施

根据工程测量相关技术管理要求,在标准化测量操作的基础上,围绕工程测量确定项目实施和检查的具体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化管理的制度要求,确定工程测量的具体流程和规范。工程测量实施现场操作人员需重视日常技术培训,加强测量管理。基于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不断提高测量技术能力,增强解决各种测量需求的经验。注重计量数据信息档案的管理,根据各种原材料数据信息准确归档。审查和分析数据,以确定重置检查的标准。按照工程计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计量的维护和施工水平,明确维护和维修计划的要求。在工程测量中,在设计和使用之前,必须根据管理标准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时,有必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2.3加深对工程测量的理解

工程检测工作提供的服务对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做好工程检测工作对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在项目准备工作中提高项目参与者的工程勘察意识。此外,还需要提高测量定位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测量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吃苦耐劳,善于团结协作,行事谨慎,具有较高的形象阅读能力。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认真检查,为项目建设提供准确、科学的测量数据。

2.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工程研究

为了确保机械的使用,只能在地面上使用精确的标记来验证该区域是否存在新设计的建(构)筑物和最近回收的地下管道。团队挖掘基坑后,他们将接收重要设备的基坑,如螺栓、内部零件和备用孔。他们将跟踪垫子和地板线,并及时核实测量坑的位置。一旦基坑高度和浇筑稳定,就必须对混凝土进行连续监测,以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和下沉等质量事故。此外,通过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观察和分析民用建筑的原始主体,可以验证地基和基础的计算方法、民用结构的设计方法,并规定合理和可接受的沉降和变形。基础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对终点线进行检测。安装设备时,需要持续监测设备的平整度和高度,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并确保设备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2.5测量环境因素的控制

首先,测量人员应深入分析测量区域的特点,了解和掌握工程测量环境的影响因素,根据环境特点制定综合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制定预防性管理措施,减少工程测量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管理问题,确保工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环境的监测,意义深远。测量的高安全风险可能导致工程测量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并影响测量的有效性。研究工程测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优化和改进工程计量方法,加强具体环节的管理,可以达到工程计量管理的预期质量。

2.6地形测量优化

利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对项目周边地形进行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地形测量的质量,应在项目中心建立控制参考点,并根据中心控制参考点设置其他基站。当然,为了保证基站的科学合理设置,不同基站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000米至3500米之间。通过这种设置,可以确保基站在2秒内完成2000米的数据测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还应在项目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不同的测量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不同基站的测量时间控制在60秒内,并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测量数据的平均观测值,实现了工程地形测量工作的优化,为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此外,在测量项目地形时,应以材料误差为指导,将梁和墙的测量误差控制在10至30毫米之间,以实现测量数据的精确控制,优化地形测量的数据结果,避免因测量数据控制不严而在后期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

2.7提高工程平面测量的合理性

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平面测量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样,利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对工程平面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工程平面图的合理绘制。在此过程中,工程平面图的第一次测量需要使用1:500的比例绘制平面图,同时还要明确平面图中的各种控制测量点。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平面测量的合理性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以使用多个基站通过设置不同的测量点来转换测量数据,从而避免测量过程中坐标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这样做,可以提高工程平面测量的合理性和相应数据的准确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坐标出现较大差异,就需要重新进行测量工作,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工程测量工作中数据不清晰。

结语

工程测量行业对整个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确保工程测量行业的长期发展,应采取措施改进工程测量管理。在掌握影响管理的因素的前提下,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并在具体环节有效实施。在管理过程中,应创新相关措施,以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这对提高工程测量的有效性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将不可避免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均.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J].科技资讯,2016,14(12):45+47.

[2]刘应希.加强工程测试管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94.

[3]宋传良.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