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改善外耳道冲洗患儿依从性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心理护理对改善外耳道冲洗患儿依从性的价值分析

张春燕

山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 分析对需要进行外耳道冲洗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耳鼻喉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外耳道冲洗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变化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照分析两种护理手段。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介入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8.33%(59/60),较对照组满意率88.33%(53/6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729, 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很好地改善患儿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及对陌生环境、医护人员的敌意,增加了儿童的安全感,有利于缓解儿童恐惧、紧张情绪,提高依从性,从而能够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外耳道冲洗;患儿依从性;价值分析

耵聍栓塞是儿科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耵聍在外耳道内积聚较多,形成较硬的团块而阻塞外耳道。患儿可出现耳闷胀不适、听力下降或眩晕,因现代网络和信息发达,人们对耵聍的认知度提升,因此,当家长发现患儿外耳道出现耵聍堵塞时会积极到医院就医。耳镜检查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触之很硬,医生最佳的处理方法便是用外耳道冲洗法处理耵聍,但是由于小儿患者不易配合治疗过程,医生一人难以有效兼顾治疗和安抚患儿,儿科护理人员的有效协助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手段也会有助于加快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处理过程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并接受耳道冲洗的12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外耳道冲洗操作方面没有大的差异,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患儿接受治疗前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解释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家长配合。确定聍软化后方可进行冲洗治疗。较大患儿嘱其取侧坐位,不能配合的患儿可让家长侧抱于怀中,大人双腿交叉固定患儿两腿,双手固定患儿双臂及头部,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也可取侧卧位,将头部偏向床外侧,保持患侧耳道口向下的姿势,护理人员将弯盘放在患侧耳垂下方,紧贴皮肤固定,医师冲洗外耳道操作时,选用与体温接近的温水,用适当的压力脉冲式间断冲洗,一次时间不能过长,护理人员辅助牵拉患儿耳廓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擦拭耳廓边缘流水,尽量将所有冲洗后的水都接入弯盘中,不打湿患儿衣服。治疗结束后对患儿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采取对应措施。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在外耳道冲洗过程中,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疾病对患儿身体造成不适,加上患儿及家长对治疗方法并不了解,尤其较小患儿沟通困难,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而不配合冲洗过程。(1)在冲洗前,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冲洗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告知家长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耐心回答患儿家长问题,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患儿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当别的小朋友哭闹时,便会不自觉跟着哭,因此,让家长与患儿在等待治疗的过程中玩玩具或做游戏,使患儿的注意力得到有效转移,达到身心放松,降低紧张感和恐惧感,更易配合治疗。(2)在冲洗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熟悉患儿的耳道结构,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操作能力,能够与医生的规范操作密切配合,且各项动作一定要轻柔,期间要随时观察患儿的表现,不断给与安抚与鼓励,态度亲切,多用积极正向的词语夸奖患儿,增强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对自身的信心。当发现患儿有明显不适反应时,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对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待症状回复后方可继续进行冲洗。(3)冲洗完成后,护理人员用用干棉签将外耳道擦干。提醒患儿及家长在观察室留观一段时间,确定患儿无任何不适,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指导,嘱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挖耳;耵聍取出之后的短时期内,如有声响过高时,可用无菌棉花松松塞在外耳道口,半天到一天后取出;告知患儿家长耵聍栓塞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指导患儿家长遵医嘱按时按量给患儿用药,并嘱其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护理满意度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评判方法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依据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

2进行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

心理护理干预介入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60

26(43.33)

32(53.33)

2(3.33)

96.67

对照组

60

19(31.67)

31(51.67)

10(16.67)

83.33

χ2

4.627

p

<0.05

2.2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较对照组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60

45(75.00)

14(23.33)

1(1.67)

98.33

对照组

60

41(68.33)

12(20.00)

7(11.67)

88.33

χ2

5.729

p

<0.05

3讨论

外耳道耵聍、分泌物及异物等均为耳鼻喉科常见症状,患者主要有耳闷胀不适,耳痒及听力下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治疗方式是进行外耳道冲洗。外耳道冲洗是指用温生理盐水冲出外耳道深部不宜取除的碎软耵聍、微小异物或已软化的耵聍栓,是治疗耵聍栓塞最为有效的手段。外耳道清洗的目的是清除外耳道内已软化的耵聍栓塞,预防其对外耳道皮肤造成持续不间断炎症刺激。如果是中耳炎流脓,还可起到清除阻塞物、通畅引流的作用。

小儿患者由于对外耳道冲洗比较陌生,担心耳朵受到损害,初次冲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给与患儿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冲洗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内容涉及外耳道冲洗需要配合方法、注意事项及禁忌证,可以降低患儿的紧张程度,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促进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安心配合治疗。在操作过程中,当患儿表露出不良情绪时,护士应该及时与患儿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或使用幽默的语言等转移注意力,使操作顺利完成。

本次研究显示,给予外耳道冲洗患儿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黎蓉."拥抱"与"物质"鼓励法对孩子成长的影响[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6).13-14.

[2]张靖仪,刘兰花.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派瑞松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1,(22).121-124.

[3]周利红.心理护理对改善小儿外耳道冲洗患者依从性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8).125.

[4]梁珍婵.对实施外耳道冲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及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1,(1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