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施工风险防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轨道交通施工风险防范研究

田忠宝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30000

摘要:城市轨道建设不仅可以为大众出行提供较大的便利,也可以从多层次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辐射,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创造可发展空间。城市轨道建设多为地下工程,施工管控较为复杂,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高效控制潜在的施工风险因素,并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使风险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关键词:轨道交通   施工风险   防范

为了缓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压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在修建的过程中累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由于管理以及地区的不同,导致轨道交通工程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的正常进行,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加强执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应对项目施工风险,确保轨道交通项目的顺利进行。

1.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

1.1 涉及的专业多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工种、多专业的综合性建设工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进行分类,它是由给排水、环控系统、信号、通信、供电、结构工程、车站建筑、轨道、限界、车辆与车辆段以及线路等等而组成的,所以我们就务必要使得上面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的参与到其中,建设过程之中涉及到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

1.2 一次性投资大

据初步统计,对于大型的轨道交通的项目投资来看,其中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的大,而且资金的回收周期以及资金运转周期比较长,投资管理也十分的复杂。

1.3 涉及社会面广

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仅是得需要国土资源、建设、环保、交通以及城市规划等等政府各个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而且还得要有排水、通信、供电、供气以及供水等等的各大交通管理部门和管线单位之前的相互配合,有的工程甚至都离不开沿线居民、单位、居委会和街道的大力支持。

1.4 建设工期长

依据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经验,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历经前期准备、征地拆迁、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再到最终的工程竣工验收、调试运营直到正式的投入运营之后,其过程一般得需要5到6年的时间,建设的工期均比较长。

1.5 建设工点多

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划分为若干个标段,每个标段又划分为若干工点,包括桥梁、隧道、车站、U型槽、竖井等,各工点同时开工,管理难度大。

1.6 建设风险高

轨道交通工程大部分工点在建筑密集区域,交通情况复杂,各种地下管线密布、建设所需的机械设备庞大复杂、品种多、操作专业性强、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因此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危害识别困难,建设风险高。

2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施工风险

2.1 工程建设前期工程风险

前期的工程主要包括征地拆迁,各种公用与市政管线的改移,申请施工用临水临电工程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等等。在此过程之中的风险主要有办理三证、各种管线迁移许可证等等手续,拆迁单位必须要具备一个相应的施工资质、拆迁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识别以及制定出来相应的拆除方案。

2.2 工程建设施工机械风险

施工的机械,包括了通常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如搅拌桩机械、灌注桩、连续墙成槽机、打桩机、吊机、起重机以及各种的挖土机等等),同时还包括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专用的机械设备(比如衬砌台车等等)。这些是的机械在施工的过程之中的风险主要有:机械(如盾构机)的运输安全、起重机违反变幅限位、起重量的限位规定、起重机吊钩锁定器失灵、盾构机的吊装、盾构机的拼装与切割、起重机钢丝绳编结不符合相关规范。

2.3 工程建设用电风险

对于在工程建设之中,控制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就是用电的安全,其主要的风险就是:用电设备的安全接地装置状态、用电操作的规范性、漏电保护开关的状态、电源箱质量的可靠性、高压电源的特殊安全防护以及外接电源的可靠性等等。

3.轨道交通施工风险防范的有效途

3.1 做好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在项目初期和设计阶段的应用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这样才能够规避风险的发生。在轨道工程进行的初期,我们需要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测,并对勘测的情况进行总结,再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在勘测以后发现,裂缝或是其他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防护,以免影响后期的施工。采矿方法应侧重于确定岩石的成分、性质和厚度,并分析隧道周围岩石的稳定性。屏蔽方法应重点识别敏感软土层、高塑性黏性土层。为了区别这两种方法,必须事先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有效的施工策略。

3.2 加强制度建设

为确保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效地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违规者进行相应的处罚,做好者的奖励制度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安全意识。

3.3 扩大安全投资

政府要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监管部门通过流动宣传、代表性事故分析解释等多种活动,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保障轨道交通的顺利完工,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只有在机器得到完美维护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和安全地施工。此外,施工人员还必须学习相关的设备维修技能,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同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比较明显的位置放置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安全预防。

3.4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的产生。在轨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进而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制定相应合理的方案。同时,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工程环境风险之中,针对现代化的技术,确保周边环境的良好。

3.5 进行风险评估

由于轨道交通的规模比较大、工程难度系数高,存在的任何风险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或灾难性的后果。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对建成环境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主动预防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害,从而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铁路开工建设前,要充分考虑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建立铁路危险工程预警体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3.6 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

在铁路建设阶段,采用明挖、盾构、底切等施工方式等辅助手段,出现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等问题。如果选择错误的施工方法,可以看出附近的地下水管损坏或相邻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施工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加固保护措施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上级批准后方可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的各方务必得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来应对在建设过程之中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在目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空前发展的形式之下,参与工程的参建方务必得依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等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铁道部、建设部所颁布各类文件、法规以及法律等等,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防护措施,并提前的制定出来各种类型的风险预案与对策,就可以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从根本上来确保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强,顾玉华.轨道交通施工风险源的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市政工程,2007.

[2]戢国芳.谈轨道交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

[3]豆俊杰.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识别与对策[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