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效果分析

周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402760

摘要:目的:探讨在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中,采用认知行为+家庭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选取为2021.1-2023.1接受的6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将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n=32)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n=33)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共同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P<0.05)。结论:通过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联合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认知行为;家庭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重度抑郁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1]。青少年抑郁症通常先选择通过药物对病情进行治疗,而短期的用药可能会使病情反复的发作,长期用药又会给身体造成较大的副作用,对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认知行为主要是通过对不当的行为以及错误的认知进行纠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在青少年的抑郁症治疗中,家庭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反复发作的风险[2]。鉴于此,本研究选取6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展开讨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为2021.1-2023.1接受的6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将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n=32)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4岁,平均(40.17±5.24)岁;观察组(n=33)男19例,女14例,年龄19-63岁,平均(41.03±5.34)岁。对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初始口服50mg,之后将剂量增加到100mg,每天1次。医师每周需对用药的情况进行随访,共用药8周。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和家庭治疗:(1)认知行为:每周1次,1次50min,治疗8次。心理师需先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的措施,使其有基本的了解。通过情感教育叮嘱病人和家属对于自身的思维、情感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引导其和相关的事件进行联系,通过关联更好的进行反思、改善。身上宁需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强化,家属需给予支持和鼓励。其次,引导青少年在社交的过程中,积极的去识别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帮助病人共同分析解决的措施,从而有效的缓解和改善自卑、自闭的状态。在青少年讲述的过程中,帮助其对事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结果,心理的变化,对思维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青少年重建其认知。治疗到最后需要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叮嘱病人和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2)家庭治疗:每周1次,1次50min,治疗8次。心理师需要积极的和原生家庭进行互动,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对于家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找寻相应的解决方法。重新建立新的家庭结构,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后,以便于青少年以及家属能够改变其相处模式,更好的将情绪进行表达,充分的发挥重建家庭功能的作用,改变家庭方向。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痊愈:HAMD评分减少量75%以上;进步:HAMD评分减少量在75%-50%;有效:HAMD减少量在49%-25%;无效:HAMD减少量在25%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结果

2.1不同时段HAMD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治疗前后对抑郁评分进行测定,治疗前(P>0.05);治疗几周后,观察组的抑郁改善情况更为显著,结果比较(P<0.05)。

表 1对比两组不同时段HAMD评分[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1周

4周

6周

8周

对照组

32

36.93±7.74

34.94±5.94

28.97±6.38

23.13±7.73

16.96±4.76

观察组

33

36.18±6.65

29.36±6.43

20.56±7.62

14.02±8.13

8.81±6.26

X2

-

0.4185

3.6357

4.8302

4.6307

5.9196

P

-

0.6771

0.0006

0.0000

0.0000

0.0000

2.2治疗效果对比

如表2所示: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总有效22例,有效率68.75%;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总有效31例,有效率93.94%,结果比较(P<0.05)。

表 2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情况[n(%)]

组别

例数

痊愈

进步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2

4(12.50)

10(31.25)

8(25.00)

10(31.25)

22(68.75)

观察组

33

9(27.27)

11(33.33)

11(33.33)

2(6.06)

31(93.94)

X2

——

——

——

——

——

6.8479

P

——

——

——

——

——

0.0089

3讨论

青少年抑郁症,临床中主要症状有交流障碍,情绪障碍,甚至可能会出现自杀的情况。采用药物治疗,主要有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的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能够对神经递质的功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安全性较高,病人的耐受性也较高[3]。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进行重建认知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认知的重建改善负面的认知,调节人际关系从而改变病人的反应,有效改善抑郁情况。家庭原因是导致发生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进行详细的观察,从而把握好家庭的整体结构,有针对性的对于病态的结构进行改变和调整,转变错误的观念,能够有效改善对于家庭功能的了解和认知,充分发挥家庭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对抑郁评分进行测定,治疗前(P>0.05);治疗几周后,观察组的抑郁改善情况更为显著,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总有效22例,有效率68.75%;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总有效31例,有效率93.94%,结果比较(P<0.05)。

综上所述,通过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联合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树龙,黄群群,乔云云,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家庭治疗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01):48-51.

[2]席杨,高海燕,朱永兴,等.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5):31-33.

[3]袁秋雯,何潇潇,罗碟,等.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04):98-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