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金融经济监测预测领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大数据在金融经济监测预测领域中的应用

王超1 ,李杨2

1.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天津 300090;2.天津华北金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090

摘要: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技术特性,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帮助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只有将大数据和金融业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对金融交易数据、运营数据、监管数据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在充分发挥这些数据信息蕴含重要价值基础上,为现代金融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活力。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数据获取;金融机构;金融经济监测;金融风控

一、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大数据,顾名思义表示体量巨大的数据集合,与以往统计数据不同,其主要有四个特点:数据规模大、类型多样化、增长速度快、价值密度低。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可知,其应用的关键和前提,是要获取足够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数据。在金融领域,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获取数据:一是金融机构部署的自有系统在日常经营中不断产生和积累的数据,规模庞大。且由于金融业务的持续开展,自有系统积累的数据存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二是从互联网采集信息数据,其中主要包括企业行政处罚、司法诉讼、高管变动、投融资等舆情信息,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关注新闻、社交论坛评论等行为数据。三是从政府或第三方机构购买企业数据,主要包括社保、公积金和税务数据,对金融机构自有数据和舆情数据加以补充。这种数据上的优势整合,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获得更清晰的用户画像。

二、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应用分析

1、大数据助力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 

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率逐步市场化的大环境下,目前国内的金融机构主要表现出盈利空间收窄、业务定位亟待调整、核心负债流失等问题。业务转型的关键在于创新,但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往往沦为监管套利,没有以挖掘客户内在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为主。而大数据技术正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既有数据,找准市场定位,明确资源配置方向,推动业务创新的重要工作。此外,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会重塑未来金融监管的方式。以非法集资为例,在互联网时代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广泛传播性等特点,通过承诺高收益来吸引广大投资者。近年来由于经济形势下行,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对金融秩序和居民的合法权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建立非法集资检测预警平台为打击非法集资提供了有力工具,可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非法集资预警平台的设计包括两个子平台:一是对正规金融产品登记的前台,通过对网站销售的金融产品的信息进行登记,做好信息搜集工作。二是发现非法集资线索的后台,用来打击违法犯罪,守住底线。这样实现对疑似非法集资的企业进行不同级别的处置应对。

2、大数据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成本

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信息挖掘和分析,金融机构能够准确地定位内部的管理缺陷,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实行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降低管理运营成本。大数据还提供了全新的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从而全面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营销行情。

3、大数据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金融机构可以摒弃原来过度依靠客户提供财务报表获取企业信息的业务方式,转而对其资产价格、财务流水、相关业务活动等流动性数据进行动态和全程的监控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客户信息透明度。

三、大数据技术在金融经济监测具体应用

1、大数据与金融风控

新形势下,金融行业面临巨大改变,继续沿用以往管控手段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要求,并且暴露出成本较高、效果较差等问题。迫切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大数据与金融风控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好把握各项数据信息存在内在联系,数据信息所映射出的风险问题也能准确把握,并为各类金融风险识别分类、实时监控预测、风险防范措施制定提供重要支持。

(1)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监测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掌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对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逐一排查,对可能出现影响较大的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危机及时报告、有效处理。建立风控动态模型,强化股票期货、大宗商品、转账支付、刷卡消费、集资、信贷以及大额资金往来等金融交易数据的共享分析,对金融风险进行监测预测预警。

(2)建立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金融业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不仅要全面监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际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又要实现“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处置”的作用。因此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必须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在设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时,要深入研究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报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自用监测报表等现有报表,结合监管部门监测需要和实际取数的可操作性,建立新兴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3)有序引导行业机构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切实做好金融机构创新展业模式的风险防范工作,特别是伴随中央监管层面对金融科技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趋严,对先期开展大额消费贷担保业务,且业务数额行业占比较大的部分融资担保公司予以关注,审慎评估开展此类业务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波动性和风险外溢性,关注其流动性、杠杆率等风险隐患。完善企业内部风险防控。引导企业以现金流为核心,实施动态化管理,将风险控制精确到企业各个业务环节。鼓励新兴金融机构建立金融风险防控平台和长效机制,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2、大数据与金融监管

首先,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数字金融监管创新。金融监管要想实现对数字金融信用风险的精准识别及预警,就要跟上数字金融的发展步伐,实现自身与大数据技术的紧密结合。以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积极探索引入科技监管手段,实现金融监管现代化。

其次,促进数字金融监管方式的转变。我国数字金融正处于不断发展与演变之中,要建立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点的监管体系,就要将数字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由静态严格的监管方式向动态灵活的监管方式转变,动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监督,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网络实时监测。

再次,完善数字金融监管的标准。应该对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金融机构采取相同的监管标准,防止监管套利。考虑到要发挥数字金融的优势,需要调整传统金融监管中一些要求过高的指标。数字金融监管不仅要给予数字金融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而且要严格把控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从源头上提升信用风险预防与控制。

结束语

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使得金融经济企业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但是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仍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提高金融企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方芳.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金融统计中的运用发展路径[J].全国流通经济,2022(02):157-159.

[2] 张方方.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1)

[3] 燕佳静,袁小乐,李新华,周建民.大数据应用于江西宏观经济监测分析的探索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20(01):30-32.

[4] 吉立爽.解析宏观经济数据短期统计预测的应用及展望[J].商场现代化,2019(18):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