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输变电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王艺雄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650217

摘要:随着中国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埋下隐患。为有效满足应用需求,需要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加强线路布局和后续调整规划,确保输变电工程最终使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分析;研究

1研究背景

1.1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特点

安全质量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在相关工作的实施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标准,以全面提高整体施工效果,最终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输变电具有集团化、集中化的特点,涉及各种设备数量多,可能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设置和管理要求进行操作。在确定项目时,应进行计划制定,以避免项目中风险问题的发生。

1.2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分析

(1)适用范围广。输变电工程的范围很广,具有明显的“跨范围”特征。因此,在安全质量管理中,有必要将相关参数强有力地结合起来进行策划。输变电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因此,有必要根据区域用电量的类型和需求进行设计,结合其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分析项目的具体情况,严格执行各项控制措施,最终采用差异化的施工方法完成工作,避免不合理的应用问题,避免后续运行中出现问题。

(2)涉及多个专业。输变电工程建设涉及多个学科,整体综合性强,主要包括动力、机械、维修等方面。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扣动扳机,动全身”的特点。因此,在安全质量管理中,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在后续施工中,要从专业技术的应用入手,将过程管理与后续维护相结合,提高输变电系统和设备的质量标准,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3)施工难度大。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每个部分都需要按照具体的程序进行施工。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系统和设备故障,造成损失。根据当前输变电工程的特点,要综合考虑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实际需要更新技术和设备,做好充分的工作前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编制详细计划,严格按照既定要求进行施工,有效降低项目执行难度。

2数字质量管理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数字化质量管理应用系统主要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和资源层四个主要结构。每一层都独立运行,但也相互依赖。应用层是最直观的,可以有效地全面显示业务处理界面,帮助客户端使用应用界面。应用层主要实现了工程验收记录表查询、工程验收记录表下载、工程验收记录表查看、工程验收计量表统计表生成等功能。服务层位于数据层和显示层的中间,即服务层,主要帮助有效地交换数据,集中统一地处理业务。

服务层主要辅助业务规则的制定和业务流程的实现,是整个系统的重要支撑。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验收记录表审核流程服务、工程验收记录表生成服务、电子签名、人脸识别、工作流与系统验证、数据添加、数据格式化、删除操作、数据修改与查询等业务逻辑。数据层帮助服务层提供数据服务接口,数据结构主要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层将数据存储在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中。服务器用于部署Internet区域,将结构化数据有效地归档到信息内网,将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归档到信息外网。

3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现状

3.1电力规划现状

电力负荷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在相关工作中不加以确认,可能会对输变电工程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国家多次召开行业会议,规范行业标准,要求一类、二类区域供电功率在4000kW以上,三类、四类区域供电功率在6000kW以上。然而,由于安全质量管理的不重视,对整体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工作中有必要对此予以重视,以保证其后续的实际应用效果。

3.2外部环境状况

输变电工程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考虑电压、电流环境,包括保护负荷、现场环境、接地系统等因素,并配置相关参数,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工作过程中,有必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对保护器的保护设备,应考虑建筑物的金属进出线数和屏蔽措施。放电电流应保持在65kA的最大电平,并应布置在50m的半径范围内。在特殊领域,需要结合外部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

3.3施工情况

施工方案是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如果在此阶段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方案进行检查和控制,则可能因安全违规而埋下风险和隐患。因此,在后续的安全质量管理中,有必要开展合理的公开工作,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内容,避免形式问题,埋下安全隐患,最终满足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需要。

4质量管理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4.1施工准备

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方案需要在施工前提前确定,以保证施工期间使用的相关设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施工前应根据周边用电量情况进行配置。如果周边有生产区,则需要配置独立的电路,集中控制和管理各种设备,并使用现代化设备收集数据和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并配合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后续内容的顺利进行,有效发挥输变电工程的实际作用。

4.2电缆的敷设和安装

敷设电缆前,应先检查电线的型号、型号、规格等参数。应采用符合施工规范的生产材料,确保各项铺设指标符合标准。在铺设工作中,要保证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并采用稳定的防护措施,避免位移。安装需满足区域输变电的实际需要。超过6000kW的电缆需要进行直流漏电和交流耐压测试,1000kW以下的电缆需要进行兆欧表测试,以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

4.3整合现代科技

在输变电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结合现代技术,如利用传感设备对电网内部情况进行监测,如红外扫描设备、热传感器设备、智能摄像机等;通过M2M终端完成实时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提高输变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效果。同时,在工作执行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远程神经网络仿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有效发挥现代技术的基础性作用。设备管理和维护。输变电工程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为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应定期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优化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的不足,使安装质量控制有效发挥实际作用。如果在循环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输变电设备,并结合监管措施,建立良好的基础环境,提高输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以避免对相关企业或公众产生相应的影响。

4.4配电设施安装

变电站工程中的配电设施是运行的核心部分,因此,在安全质量管理中,必须重点关注这方面,根据具体需要配置其功能,严格控制所购设备的质量,按复工图纸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验收工作。与配电相关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1)严格审查配电箱内部制度,按指定方式操作和处理;(2)配电箱与接线盒组合,如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3)按原设计图纸进行调试,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5调试和检查工作

输变电工程中的调试验收按流程进行,试验合格后进行输电试验。如有问题,应重新进行调试。在此过程中,应对电路箱、配电柜等部件进行布置,以免造成各种线路的混乱。如果该地区比较特殊,则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严格遵循标准原则,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有利于在输变电工程的输变电、资源管理、安全维护等方面实现科学的安全质量控制,有效提高项目允许的综合效益。

5结论

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离不开输变电工程。在安全质量管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做到全过程控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从而显著提高输变电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中国后续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骞.输变电工程质量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8.

[2]林振.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王大玮.团结湖220kV输变电工程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4]金长双.金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