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浅谈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

许思嘉

安阳市文峰区文化馆,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在舞蹈艺术作品及教学与创作中,舞蹈道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舞蹈道具也由过去的原生态形式发展为现在的多种多样,制作工艺也较为精美。由于舞蹈道具具有可以引起舞蹈兴趣,渲染舞蹈气氛刻画人物形象与心理等作用,吸引许多舞蹈编导使用舞蹈道具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且道具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道具;舞蹈;应用

引言

使用道具是舞蹈的一个特色。所谓舞蹈艺术中的道具即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及器物。道具不会作为艺术品摆在台上让观众来欣赏,它自身不可独立存在。多由演员随身携带,是构成舞蹈艺术视觉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道具还可以极大的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

一、道具在舞蹈中的特点

(一)一物多用,以虚拟实

以东北秧歌为例,舞者手中的手绢既可以用作手帕在害羞的时候捂嘴,又可以在恋爱时当作礼物送情人。道具还可以作为某人某物的替代品象征物,舞蹈中虚拟的环境与情节都靠舞蹈道具来表现、补充。手绢既是平时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又做为舞蹈道具出现在舞蹈作品中,一个物品多种用途。道具在舞蹈作品中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典型环境,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现实场景。

(二)简洁明了,制作精美

舞蹈道具以灵巧简洁为好,过于庞大繁重会增加舞蹈着的负担且整体效果不好。现在的道具已经突破原生态的道具制作,种类越来越丰富,颜色鲜艳,制作工艺也越发精美,有的甚至可以成为工艺品。

(三)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有的舞蹈作品以道具为事件的发展线索,围绕这一主线发展事件的情节,展现出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表现编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主题。

二、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代舞蹈的记载中就出现过道具的身影,《葛天氏之乐》中就出现过“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样的例子。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人操牛尾”反映了道具在整个歌舞过程中的作用,即“牛尾”这一道具在整个舞蹈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歌舞与生产劳动结合,也反映了先民对天地、祖先的崇拜对丰收的祈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道具的分类

1.兵器与法器

这类舞蹈道具在中国古代舞蹈中较为多见,在中国古典舞中也可以见到。它包括盾、剑、斧、刀、矛等。例如历史上就有刑天氏舞干戚的传说,可见“干戚舞”就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法器类道具一般出现在祭祀舞蹈中,祭祀活动中巫师们一般手持刀、鼓、剑等法器作舞,具有夸张和虚拟的特点。

2.乐器类

把各种乐器运用到舞蹈中的现象并不少见,单以鼓为例来看就有好多种,比如满族的太平鼓、山西的威风锣鼓、维吾尔族的手鼓、瑶族的长鼓舞、鲜族的长鼓舞等等,鼓在舞蹈中不仅是动作的动机和节奏,还反映了祈求丰收的愿望。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芦笙舞,通常手持芦笙而舞,动作随着乐曲的旋律而变化。此外乐器类道具还包括有胡琴、三弦等。

3.生活用品类

这类舞蹈道具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为舞蹈的装饰加强了舞蹈的表情性,常见的有手绢、扇子、雨伞、烟盒等等。例如汉族舞东北秧歌中手绢的运用。形成了一系列程式化舞蹈动作。

4.服装饰品类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饰品和一些有特色的服装饰物也成为人们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舞蹈的表现做出很大贡献。例如女子平时常系在脖子上的纱巾、夏天遮阳的草帽、南方常见的斗笠,还有藏族特有的服饰长长的水袖等等。

(二)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的运用

民间舞中道具的使用极为常见,东北秧歌中的手绢花,云南花灯中的扇子和巾,威风锣鼓中的鼓等等。汉族民间舞的手绢,能恰到好处地显示人物的喜、怒、羞、急等情态,把很多单凭肢体动作难以表现完美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为充分。如云南花灯中手绢(巾),同样的挽花动作,在云南花灯中就要展现我国西南地区汉族女子的乖巧柔美、小家碧玉的性格特点,与东北秧歌的风格表现截然不同。舞蹈道具的技巧为舞蹈增添了形式美感,提高了舞蹈表演审美价值与艺术感染力。

(三)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的特点

舞蹈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的特殊位置,不仅是角色身份的标志和典型环境的说明还包括了技艺性。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塑造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由于舞蹈是肢体的艺术,不能靠语言来表达,所以一出场就让观众大致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基本情况的任务就交给道具来完成。例如用手绢来捂嘴,观众马上就能猜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害羞。

2.展示环境特征。

舞蹈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需要道具来协助完成的,它与舞台的布景、人物的服装相互配合,共同来创造典型环境,为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且明确展示人物所处的时代及民族特点。

3.烘托舞蹈的气氛。

许多舞蹈的氛围仅仅依靠舞者动作的表演是很难表现完美的,而舞蹈道具通常颜色鲜艳、样式精美,还有一些是可以增强舞蹈作品的节奏的,尤其是节奏较为欢快的作用表现更强。

(四)道具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

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舞种中常用的道具都有哪些,道具的种类。教学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学生才会扎实的学会该舞蹈并较完美的展现出来,较好的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一些舞蹈编导的民族舞的创作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以传统民族民间舞为根基吸收了现代一些道具发展的元素来创作的。

三、道具在现代舞中的运用

现代舞意在通过人的身体的解放,进而达到人的心灵的解放。而在现代舞中道具的使用理念延续了舞蹈的放松解放,不像民族民间舞中道具的使用有其固定的程式,更没有以道具来命名的舞蹈种类,所以在现代舞中舞蹈道具的使用更为自由一些。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成为了舞蹈中的道具并发挥重要作用。

在现代舞的课堂教学中,应与民间舞采取不同的教授方式,要以学生为创作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编导创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要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发散思维,打破原有道具的模式,从生活中提炼舞蹈的元素。道具一定要从需要出发,简洁明了,要对作品的变现有所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生活中发现道具,创作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舞作品。

四、道具在幼儿舞蹈中的运用

为使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通常教师或编导老师常在舞蹈教学中使用一些小道具来辅助教学。一般幼儿舞蹈常用的道具有手帕、铃鼓、彩条等,这些道具外观形象生动有趣、富有动感、颜色鲜艳,深受幼儿的喜爱。

(一)道具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2.增强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及美感

3.营造舞蹈的气氛

4.展现幼儿舞蹈的趣味性

5.展现舞蹈的环境及推动情节

6.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幼儿舞蹈教学中道具的应用

由于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地位是辅助作用,所以一部好的幼儿舞蹈作品,应突出舞蹈的本体。不能过分的夸大道具,就使道具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教师在创作这类幼儿舞蹈时应结合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表现童趣,道具不宜过度复杂,简单反而效果更好,根据舞蹈要求选择适合的舞蹈道具,并注意其使用的时间及效果。

结语

了解了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各个方面,对我们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与创作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善于从生活中感受任何道具,留心观察并获取材料在头脑中进行筛选升华,再进行自由选择及采用合适的表现手法。

现在道具的运用并没有规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创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富于创造性。同一个道具可以产生不同的运用形式,效果自然也不相同。舞蹈中道具的使用,应从作品内容的需要出发,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出发,从创作者的需要意图出发,使道具在舞蹈作品中变得更有感染力与艺术生命。

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注意道具的使用要合适、合时,在学生掌握道具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舞蹈表演及创作培养全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