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蒋海滨

深圳市十二号线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乘务中心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版图的不断外扩,产业升级对城市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城市人口的居住城市化与工作场所的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城市人口每天的迁徙性上下班交通问题成为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无疑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出行方式,而其中的地铁更是为很多城市大大解决了地面交通压力提供了最佳选择。因此,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当前研究提出下一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

引言

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支柱。同时随着轨道交通效率的不断提升,势必对安全管理、风险预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轨道交通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安全问题,并根据所在地区轨道交通情况制定详细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的保障,进而为促进我国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以后的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的风险,使得轨道施工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多,轨道建设单位在坚持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内部安全标准和一整套标准的轨道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在工程各阶段,尤其是人员、材料、设备和财政保障等方面,要实现全面统一的管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所有的辅助材料,都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安全规程进行,并做好每一件小事;轨道项目的各级和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严格遵守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轨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并形成一种长期、连续、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铁路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严格执行标准管理,才能全面地改善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在对工程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分析中,必须深入工程安全的内部,认真地理解其本质和具体特征。通过对有关特征的归纳、整理,形成具体的档案,为以后的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现状

2.1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已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安全信息工作平台,但在实际中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人员设置不合理,许多平台仅对信息进行监控,缺少相关的监控预警,经验总结无法进行。由于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主动运用,导致目前的安全事故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不足,以及整体的安全管理效果不佳,从而对整个系统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2.2施工技术不足和建材质量差

建筑材料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建设中,若建材选用不当,将会对轨道交通的整体建设造成重大的影响。由于使用的材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导致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施工工艺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风险,必须保证。科学地选取施工工艺,能将施工中的隐患降到最低,为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优化

3.1健全制度及法规体系

首先,在制度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要根据行业的技术变化、上级技术工作指示等要求,持续性地完善当前对安全技术的评审机制,指导审查运营流程,及时监督和整改查出的隐患问题。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同时,要强化执行,健全问责机制。因部分风险事故的出现都和人员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制度体系缺陷有关,在定期开展的安全会议上要问责和通报,实施详细的专项汇报。其次,在法律法规方面。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明晰性的特点,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认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生产安全、行车安全、劳动保护、消防管理、设备维护、事故管理等,并将法律法规要求渗透在管理工作中。

3.2打造网络应急管理新模式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必由之路。整合现有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机制优化、反应迅速的信息支撑系统,建设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灾情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灾后评估和社会动员等功能,构建“智慧应急大脑”。

3.3应急力量不断强化

整合现有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常备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技术娴熟专业化的应急队伍,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的专业水平,引导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作为应急力量发展的重要补充。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设施设备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迭代,与时俱进,最大程度的避免或者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并将人防和物防完美结合,加强应急力量。

3.4加强安全检查及应急保障

一是要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检查力度。安全检查是保障安全运营的重要方式,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问题,整改后实施闭环管理,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模式,将风险降至最低。各运营段、车间、班组内设置公告栏,对重要岗位实施动态化管理,严格落实奖惩措施。二是加强应急保障工作。将预案制作成册下发给基层人员学习,组织开展应急事件演练。技术部门每年都要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要求人人参与其中,提升应急团队的救援专业能力。演练后应及时总结不足,提出后期改进措施。加强物资保障力度。每年年初落实城轨运营的应急物资盘点工作,向上级部门汇报盘点情况,并安排专人管理,定时巡视。

3.5轨道施工风险的控制策略

轨道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风险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做到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对于不同的级别的风险要相应地制定控制策略,常用的控制策略有如下几种:第一,忽略策略,也就是对于低风险状态的施工状态,可以采用忽略策略,一般来说中小型的施工区段都属于此类,因此风险管理就多集中在常规的日常管理状态。第二,关注策略。即施工区段风险等级水平位于较安全状态,虽然处于低概率风险状态,但是要考虑到其中的高风险因素,而且对这个因素要重点监控,不能因为其占比小而忽略了可能产生的危害,应该对关注的风险点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等进行实时监控并给予重点关注。第三,监控预防策略。施工区段的风险等级水平如果达到临界危险状态时,就有必要采取监控预防策略。即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并进行干预,将风险等级降低,避免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对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第四,控制策略。施工区段的风险等级水平如果达到危险状态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降低、阻止风险。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是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可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现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服务。本文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宋键,杨耀.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09):7-9.

[2]曹琉,胡锐,郭兆能,等.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资源选址和配置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16(4):8-9.

[3]刘乐毅,贺申,张宁,等.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责任归属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