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郭明涛

511622198712076117

摘要: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及地区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为了确保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协同共进,确保土地资源实现科学合理地利用和规范化管理,国家和相关部门就需要认识两者的内涵和关系,并积极探索强化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路径,这也是地区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转型路径

引言

土地资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实现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强化,成为现阶段地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内容。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正视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充分认识到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的关联,从科学化发展角度积极探索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的路径,这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工作和国家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土地利用转型的含义

土地利用转型是指从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向另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可能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例如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城市化用地等。土地利用转型通常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需求,这些因素导致土地利用的需求和模式发生变化。针对农村地区而言,土地利用转型是指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综合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畜牧业和林业为主,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多种类型的土地利用逐渐成为必需。

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2.1完善土地资源制度管理体系

我国土地资源分类多,用地情况复杂,有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和渔牧业用地等,管理土地方面的部门也多,管理内容和职能有所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出了问题,不知道找哪一个部门解决的情形,宏观调控能力差,有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影响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制度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统筹领导、统一管理。各地要由政府牵头组成土地资源管理机构,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部署。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区域性土地资源按照规划实行分类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以推进土地使用、交易、招投标竞拍的规范化管理。

2.2加强新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土地资源的管理需要精确的数据,而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数字化遥感技术、热能成像集成技术等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土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便利。这些新技术专业性更强,需要有更高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这也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加强学习前沿的知识,也要具有实际工作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创新正成为主流,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运用新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

3、强化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路径

3.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监督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为了更好控制土地利用的转型,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土地管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政策和方案,以管理和监督角度强化土地利用的转型。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要求土地的利用规划一定要按照管理规则进行,并对土地管理的流程合理简化,促进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和落实。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区需要结合实情改变和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及手段,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可以采取定期调查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责任做好落实。

3.2构建土地管理利用回馈体系

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存在密切关系,想要实现两者协同发展,需要做好它们回馈体系的构建。在它们的发展中,一般主要集中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管理系统这三个方面,回馈体系的建立也要关注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当社会和经济发生变革时,驱动土地利用的转型并存在资源环境的效应,进而会导致自然系统发生影响,常见负面影响,此时要求自然系统面对灾害以及土地资源退化情况借助反馈方式推动土地利用的转型;当地表区域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如资源衰竭、环境退化等问题,管理系统能够借助土地资源的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政策等对土地使用者的主体群体行为进行影响,并能够以土地资源工程的相关技术措施开展管理工作,并对土地利用的经济系统产生作用,进而通过调控手段实现土地利用的转型推动;最后管理部门结合管控技术措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应进行管控手段的调整,就能够更好促进土地利用的转型符合预期要求的标准。

3.3促进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升级

要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同时也要落实好土地管理,以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还可以用于旅游业、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因此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综合规划和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此外,鼓励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最后,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引导农民由单一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市场型、产业化经营转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4加强统筹规划工作

建设用地的统筹规划是指在全面考虑城乡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确保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首先,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科学的方式,全面评估城乡发展需求、生态环境质量和土地资源供需情况,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当地政府针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0年)》,旨在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用地审批管理,建立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和流程,对于不符合规划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用地,坚决予以否决。例如,在山东省枣庄市,当地政府对于不符合规划的用地进行了清理整顿,取缔了一批违规建设用地,以此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和高效。此外,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和农民收益,而例如,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当地政府对农村土地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等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优质管理均是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完成的土地政策改革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依然采用过时的管理机制,就会引发土地资源利用率偏低、土地开发成本过高等问题,最终阻碍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唐娜布其,金仙宝.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J].智能城市,2017,3(01):218.

[2]禹娜.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下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243-244.

[3]王文婷.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土地规划利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4):43-44.

[4]郭良栋.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浅析[J].华北自然资源,2022(01):136-138.

[5]车鑫.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32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