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浅谈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

王雪娇

身份证号:371083199301039045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迅速发展。混凝土是指将水、水泥、粗细集料(砂石)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拌合后所形成的混合物,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等工艺后,形成一种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人工石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作为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手段,水泥检测是借助专业设备,依据检测规范,以量化的形式对材料性能做出评价,实现混凝土质量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水泥检测;措施

引言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粘合剂的作用。水泥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与整体工程结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我国水泥混凝土材料供应稳定,经济性较高,但混凝土性能会受到浇筑、环境以及施工的影响,还会受到配合比与其他材料的影响,所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对水泥物理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和判断,并确保检测过程、方法符合相关规范、技术要求,避免环境温度、人员、设备等因素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同时需要注重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定期检修保养,提前校准,同时要提升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对环境温湿度进行合理控制,保障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引起较大的结果误差问题。

1水泥混凝土原材料对其性质的影响

1.1水泥

配制混凝土时,要根据工程性质、气候和施工情况,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类型。水泥的细度与水化速率、需水量、可加工性、放热率、强度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水泥的化学指标、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和安定性的影响很大,所以,应对水泥的种类及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

1.2骨料

按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粗集料和细骨料。粒度为0.15~4.75mm的砂砾,为人造沙和天然沙两大类。粗集料是指粒度大于4.75mm的碎石,主要包括砾石和鹅卵石两大类。在一定数量的砂砾中,砂层的厚度对水泥的掺量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通过对砂砾进行合理的分级,可以有效降低骨料的孔隙率,节省水泥,使配制的混凝土更加致密,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应对骨料的粒径进行严格的检验,优化骨料的级配。

1.3用水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混凝土的配制用水以地下水和工业自来水为主,建筑工程原材料的用水检测,主要是对其酸碱度进行检测。由于水的酸碱度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度和耐久性,因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同时,应对水中矿物质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2水泥检测要求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混凝土强度主要来源于水凝与水的水化反应,同等配比条件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强度越大。

2.1水泥取样

取样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执行,取样后样品应防受潮。取样过程应做到同一品种、同一批次水泥应由同一采样员在不同部位具有代表性取样。将样品混合均匀,装桶放至室温,再以平行试验进行检测,其中一份用于试验检测,一份用于复验仲裁。

2.2检测环境

检测温度、湿度对水泥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因水泥为硬性胶凝材料,在高温(水分蒸发快)或湿度偏低环境下会因水化反应不充足影响水泥强度,因此对于实验室检测环境应严格控制,以维持实验室温湿度稳定。此外,不同强度、不同品种水泥的试体应在不同水箱中养护。

3水泥检测方法

3.1胶砂强度检测

(1)成型过程。在具体的作业之前,需要提前检查搅拌叶片、搅拌锅的状态,确保两者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把水、水泥依次倒入到搅拌锅中,并对锅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对其进行充分搅拌;(2)结合相关标准要求,把制作好的胶砂分2次放到试模中,每层胶砂都要保障均匀放置,并合理控制装入量,平均每个槽中装入300g胶砂,在装入第二层时,要防止破坏第一层振实状态。同时需要使用专业器具把料层进行播平,然后进行振实,每层振实次数为60次;然后使用刮模从一端向另一端刮平,把超出试模的胶砂清理干净;(3)在胶砂试模养护作业中,需要在养护箱中开展科学的养护工作,该养护箱需要能够自由调节温湿度,避免在养护作业中向试模喷水;同时需要定期记录养护箱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要确保内蓖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出现试模不平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持续21~27h,然后将其脱模;(4)按照规定时间对水泥较少试件进行脱模,并要保障脱模操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避免操作失误影响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确保脱模操作的轻柔性,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引起试件开裂现象;完成脱模后需要立即将其放入到水槽中进行养护,试件没入水面2cm左右,同时每间隔14d更换1次养护用水。

3.2凝结时间检测

在对水泥凝结时间进行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检测水泥凝结时间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筒,确保量筒刻度的精准性,避免使用存在未经校准或分度值不达标的量筒,这样容易引起估读视线的偏差,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数据不准确;(2)要对用水量进行合理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才能保障检测数据的精准性;(3)要选择行星式搅拌设备,从而对水泥净浆、泥沙等进行合理性搅拌与拌和。同时需要对搅拌叶片、盛料锅的相隔的距离进行合理控制,并保障叶片、盛料锅等保持清洁性和湿润度,同时需要对叶片的搅拌方向、频率进行合理控制;(4)要注重对试样进行抹平处理,并对刮平次数、刮平方法等进行合理设计,保障水泥样品保持平整性;(5)在具体的初凝与终凝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下针位置、时间间隔等进行科学设计。

3.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常用标准法和代用法,具体操上,代用法简单,即以试锥下沉33~35mm深度对应浆液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本文则以标准法为对象进行论述:(1)所需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稠度仪、量筒、天平。(2)操作流程:第1,称取500g水泥样品,将水泥样品快速(一般控制在5~10s)倒入搅拌锅。依据经验确定拌和用水量。安装搅拌锅调整好搅拌位置,启动设备以低速120s—停15s—高速120s—停机的方式进行搅拌。第2,将拌和均匀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微振数次后刮除表面余浆,后将锥模迅速固定在维卡仪上。第3,调整试杆位置,锥尖与浆液表面轻触并拧紧螺丝,待1~2s后,突然放松试杆,使其以自由状态缓慢沉入浆液,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后读取试杆至底板距离,当在5~7mm范围时,对应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若采用调整水量法,则以试杆下沉33~35mm深度对应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要注意在水泥净浆搅拌成型后,后续操作应在90s内完成,否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常用的施工材料之一,水泥的物理性能对整体工程结构质量安全存在紧密联系,水泥强度检测过程复杂且系统。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方法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胶砂强度等物理性能进行精准检测,为水泥质量判断提供依据,有效提升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水泥物理性能检测要点分析[J].广东建材,2021,37(05):25-26.

[2]季冠男.建筑产品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分析[J].数码世界,

2020(02):267.

[3]王春晖.影响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准确度的因素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