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陈哲

身份证号:211224198802054536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阶段,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整体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建筑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建筑工程中,只有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提升整体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此外,还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注重管理施工细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 建筑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市场信誉度的提升。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 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建筑企业市场信誉度的提升有很大影响。 基于此,在施工中建筑企业不仅仅需要严格规范施工技术的应用, 及时发现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解决处理。 还要引进更加先进的现场施工管理理念和体系, 不断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以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联系比较紧密,需要加强二者的衔接与配合,将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结合,能够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在现场施工管理中,需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能降低风险,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并使各项施工步骤能够按照原规划展开,使工程能在限期内完成;二是能调整好各项资源,节省施工材料,减少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另外,加强现场施工管理,能够掌控好施工进度,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避免出现失误;还能强化施工现场监督,将监督贯彻于施工全流程,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施工风险。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勘察测量

结合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为确保各环节施工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详细勘察了施工场地,确定土质以淤泥土、黏性土和砂石为主,具有渗透系数小、孔隙率大的特点。为确保施工活动正常开展,运用 GIS 技术进行场地空间环境信息管理,将勘察得到的数据表格转换为图形进行立体化显示,辅助人员开展测量放线工作。利用遥感成像方式还原现场,对照施工图进行项目红线和各控制点坐标定位,能得到主控点参数,精准开展场地测量工作,完成现场高程控制网布设。

2.2地基施工

在地基施工阶段,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现场通过沟端开行方式进行基坑挖掘,提前对基坑放坡点进行确认,保证基坑支护结构承载力足够,以免出现滑坡、塌方等事故。现场通过挖掘机进行土方分层开挖,在距离底层 200 mm 时停止机械作业,安排人工配合进行场地清理,避免给地基土带来过大扰动。在工程施工期间,局部发现了软弱土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填处理,通过分层铺平方式进行回填施工,各层厚度不超 25 mm。使用压实机对回填土层进行压实,增强地基可压缩性,确保地基拥有良好稳定性。在建筑基础施工环节,按照施工方案桩基采用静压桩和搅拌桩,提前完成预应力管桩检查。在基桩预制阶段,通过现场布置传感器进行静压力测量,能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2.3混凝土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核心技术,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多为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严格要求。 目前多数建筑工程施工中都会采用方便施工的商品混凝土。此种混凝土虽然具有良好的性能, 但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浇筑, 否则只能做废弃处理。 若混凝土拌和站到混凝土浇筑现场的距离比较远, 会延长混凝土浇筑时间, 混凝土长时间在运输罐车中搅拌会引起水灰比变化, 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 混凝土振捣也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常见的问题, 振捣方法不合理、 振捣时间把控不当、 发生漏振问题, 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 致使混凝土成型后出现裂缝、 蜂窝、 麻面等一系列质量通病, 影响建筑工程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3.1完善设计标准

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现状加强分析和研究,展开实际调研,及时论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将问题归纳起来,形成调研报告,做好设计工作,以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第一,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对各种施工技术了然于胸,了解清楚每一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特征,进行全面论证,为做好施工设计打下基础。第二,施工人员应当管理好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文件,不可缺少,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谨慎对待,施工人员应当审查好图纸,及时勘察校验图纸中的每一个关键点,梳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2提升整体管理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从全局着手,着眼于实际,使用有效措施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合同意识,施工合同是施工正式开始的一种“宣言书”,在签订合同前,应由专业的机构审阅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各项义务和责任,并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列示,避免出现权责模糊的情况。在正式施工期间,应当加强合同监管,提升整体监管质量,建立标准的合同体系,增强合同效力。二是制定标准的施工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建筑施工正常运行的前提,规范每施工细节,保证施工顺利开展,施工人员在施工管理制度的约束下,能降低施工失误率,提升施工质量。

3.3优化施工流程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还应优化施工流程。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比较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形成完善的施工流程,有序落实施工计划。在制定施工流程时,应当结合工程实际,充分考虑各项因素,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又要考虑不利因素,使施工流程更加严密,避免后期反复调整。在施工时,应发挥好监督部门的职能,监督施工流程的实施,监督好每个细节,及时评估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在最后验收时,应对照施工标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进。

3.4加强材料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材料管理,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第一,应当制订标准的材料采购计划,采购材料时,应当结合实际工程需要进行采购。在采购前,应当明确采购材料的种类、规格和型号,明确每一种材料采购的数量,还要对市场上的材料进行调研,选择信用良好的材料供应商,工作人员应加强实地考察,提前筛选采购材料,并与材料供应商洽谈价格,尽可能以最优的价格获得质量最佳的材料,为后来的施工奠定基础。第二,在施工现场应管控好材料,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将材料按照性能、用途进行规范放置,将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将不同的材料区分放置,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使用不同的材料,需要转换材料放置场地,移动材料时,应避免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 结合理论实践, 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有效地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 必须先保证工程质量, 降低质量缺陷出现的概率, 并合理运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 为此,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施工管理方式, 规范各种施工技术和, 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监督, 以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良琅.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 散装水泥,2022(4):71-73.

[2] 康帅. 以质量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22(13):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