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分析

涂文奇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〇研究所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在市场需求和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在政策层面,补贴接近天花板,大洗牌局面已经形成。许多企业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计划和设计,没有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企业对成本管理意识控制不强,各种成本要素上升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产品成本增高,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价格优势。同时企业没有建立成本模型和数据库,无法及时估算和分析成本,无法及时控制成本。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狠抓设计开发根源,控制采购制造,坚持全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推动企业整体成本管理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机械制造成本控制管理

引言

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新时期下的生产经营环节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更为精细化,这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高,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效支出。目前来看,虽然机械制造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因为成本控制管理涉及到较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成本控制管理依然是较多机械制造企业的软肋。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管理对机械制造企业的价值体现,必须进一步认真探究成本控制管理的方式方法,努力打造更为系统和规范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本文较系统地谈一谈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现作如下的论述。

1成本控制相关概念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订成本管理计划,由实施主体依据各自职责权限,在成本产生之前、之中和之后,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对与成本相关的因素和条件施加影响,起到预防或调节的效果,以达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涉及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凭借着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把企业成本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内,避免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节约成本成为企业最终实现提高经济利润的重要途径。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提早发现与计划成本有差距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控制;二是哪些成本是在成本标准中允许合理变化的;三是在标准成本中改善不合理成本,纠正不准确的成本;四是与参与项目的各方协调成本变更。除此之外,要结合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状况进行灵活控制。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而以往都是通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成本目标也随着不同行业的发展与竞争有所差异,主要是降低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成本。

2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目前,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向订单生产,按产品生产要求生产机械产品,注重产品质量,喜欢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而忽视产品成本控制。同时机械制造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并不重视成本管理,根本原因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由此导致的成本控制不善,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逐渐难以保持生存和良好的发展。必须理解成本管理意识低下的问题,以全价值链成本管控规律为目标,根据经营计划,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控、事后分析”的动态管理模式。要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在此基础上,优化和创新成本管理,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作用,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强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时,为了有效实施成本管理,切实落实责任制,把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利益相关者头上,才能更好地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相连,前一个环节的生产将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这也体现在投资成本上,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实施成本管理,控制生产经营中的设计、采购、生产、加工成本。

3机械制造企业落实成本控制管理的策略措施

3.1优化工艺设计降本的有效控制

就机械制造企业的原材料来说,容易对成本造成影响的有两大因子,一是物料质量不合格;二是物料供应不及时。当物料质量不合格时,会造成较多的不良影响,包括增加生产成本、生产操作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品质不稳定、交货期延误、客户抱怨。当物料供应不及时,容易出现运营成本增加、生产计划混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以机械制造企业的优化工艺设计降本为例来说,为实现预期的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产品设计,秉承ECSR的原则,将不必要的结构取消、细小的结构合并、整体结构重排、复杂的结构简化;二是要不断提升材料的利用效率,可以从产品设计优化、工艺革新、工艺优化这三方面着手。以工艺革新为例,机械制造企业应重视新型工艺的应用,借助新型工艺提升产品的加工精度与质量水平,努力减少材料损耗;三是实施材料的标准化作业管理,重点从加工内容、加工时间、质量要求、质量检查、物料描述、产品审批这些方面着手,始终确保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处于良好状态,生产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3.2建立统一通用化平台,实时共享平台数据

研发项目从产品规划阶段提升机械重点模块的通用化技术方案开发,以平台化项目开发为基础,制定专业通用化业务规划,结合项目成本分析及质量改进工作,扩展成本优化方案提出范围,针对难点与痛点,各部门协同工作,充分挖掘成本优化提案;建立对标共享数据库,实现成本与各专业部门对标数据的实时共享,推动对标成果在产品中应用。通过搭建统一的平台,夯实零部件成本要素的数据积累基础,加强企业成本分析能力,实现产品开发全价值链相关节点的信息共享,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市场规划及机械配置加强沟通配合,避免因配置变更导致研发直接及间接投入增加。建立标准化预算管控系统,辅助成本核算精细度通过历史数据及对标方法建立研发投入数据库,建立研发支出标准及预算编制的标准化模板,通过横向细分阀点,纵向细分WBS管控要素的方式,从年度预算建立、月度计划提报到季度预算考核等方面,提高研发投入精细化管控水平,并与财务结算系统进行对接,加强研发支出从预算到核算的过程管控。

3.3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与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企业内控机制,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而激励机制为确保成本控制效果提供了保障。内控机制是为了约束人;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人,都是为了达到人与制度的结合管理。内控制度,重在“管理”,而激励机制,重在“激励”。一是要体现专业性。邀请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对成本内控的关键环节进行整理与记录。依据梳理的关键环节,逐项进行成本核算与管控;二是要体现系统性。成本控制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些人的工作,应当统一部署、安排与落实;三是要体现结构性。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要纳入薪酬结构。当然,薪酬激励与考核评价是相辅相成的。而考核评价结果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确保成本控制取得实效。

结束语

成本控制管理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认真落实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均是毋庸置疑的,必须高度重视。基于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为有效解决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实施精细化、动态化的成本控制管理,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竹姝.战略成本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0(28):114-115.

[2]尹凯.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其优化策略[J].会计师,2019(22):18-19.

[3]陈秋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175+177.

[4]王艳.机械制造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控[J].现代国企研究,2019(08):24.

[5]邓模.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探讨[J].重型机械,2019(0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