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综述

刘冰洁,刘冰冰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省锦州市,121000

摘要:随着人民水平提高和国家三孩政策全面开放,产后康复问题得以重视,其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最常见问题,但盆底康复依从性低是临床较为常见问题,产后盆底康复多样,如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分级盆底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等。该文对产后盆底功能常见障碍及其康复措施进行介绍。

关键字:产后期;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PFD)是产后常见合并症,产妇以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困扰和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据统计产后6-10周阴道分娩PFD发生率为25%,剖宫产率为18、9%[2]研究表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能促进盆底良好恢复。[3]本文将介绍产后盆底障碍并选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分级盆底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Kegel锻炼三种康复方法。

1盆底功能相关知识概述

1.1盆底肌群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包括会阴深横机、会阴浅横机、肛提肌、肛门括约肌、髂尾肌等。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1.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出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底结缔组织过于薄弱以致盆腔器官解剖结构及位置异常,引起患者出现各类临床症状。主要有4种临床表现,一为盆腔脏器脱垂,二为压力性尿失禁,三为粪失禁,四为性功能障碍。[5]

2盆底康复方法

2.1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6]

核心肌群稳定训练如普拉提瑜伽等,是通过核心肌群控制及训练提高肌肉协调控制能力,激活躯体整体核心和局部稳定肌,改善盆底肌肌力。训练内容如下。

腹式呼吸:取仰卧位,双腿放平,鼻子深吸气,用嘴巴缓慢呼气,并将双手置于腹部,感受腹肌和膈肌运动。

直腿抬高:取仰卧位,双腿平放,双臂放于两侧,双腿轮流上举,并举,与身体呈直角,动作平缓。脚尖向上勾起,感受后腿韧带拉伸及臀部肌肉紧实感。

臀桥:取仰卧位,双臂展开放于床面,双腿屈曲,略宽于肩,脚跟踩床面发力,臀部抬起大腿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抬起时呼气,下落时吸气。训练过程中臀大肌及盆底肌始终处于夹紧状态,防止过度挺腰。

腰部运动:取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上臂与床接触,双手平放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摇摆动作。摇摆过程禁止塌腰,侧腰肌发力,防止臀部惯性运动。

鸟狗式训练:取跪姿,膝与臀同宽,收紧核心肌群,稳定脊柱,呼气时腿伸直后抬,吸气时回收。头部与腿不过分抬起,头至臀部躯干成直线与地面平行,腹部紧张,不弓身或塌腰。

2.2分级盆底康复训练[7]

分级盆底康复训练是对产妇产后的盆底肌肌力进行规范化分级,根据分级情况进行对应的分级康复训练。

根据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如下:

0级,阴道内无肌肉活动;1级,仅可触及肌肉轻颤;2级,可触及肌肉力量但无抬举感;3级,可触及肌肉有抬举感,阴道后壁可见抬高,可见阴体、肛门收缩;4级,可见明显肌肉收缩感,指压阴道后壁可见对抗阻力,指检有较牢固地抓吸感;5级,具有明显对抗强阻力,有较强的抓吸感,可见阴道内牵拉。

分级训练内容如下:

0-1级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患者仰卧位将电极置于阴道内,逐渐增强电流至患者感受到盆底肌出现收缩感但无不适感,视患者反馈状态进行。

2-3级患者,常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产妇于空腹状态下,采取平卧“蛙式”练习,同时进行提肛门活动,收缩放松交替。

4-5级患者,行基础提肛、腹式呼吸法等训练。

2.3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Kegel锻炼[8]

研究表明,阴道哑铃Kegel锻炼能够有效改善和预防轻中度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但无法使神经受损肌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综合运用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及Kegel锻炼进行盆底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可缓解尿失禁症状,提升性生活质量。

3讨论

盆底障碍困扰影响产妇生活,目前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诸多,总体上是运用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针对不同情况有必要进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同时有必要进行产后康复的宣传,及早的康复介入能使得机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赵莺姝.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24):133-134.

[2]张娜,李红,门月玲,赵青,何苗,吕小倩,张亚凤.1162例孕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7):1469-1472.

[3]钱柏伶,杨敏,顾小宁,石富文,刘冬梅,刘芳,成珍珍,易梅.经会阴盆底超声用于督导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训练并定量评估疗效[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05):726-729.

[4]许凯. 瑜伽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体形及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研究[D].郑州大学,2020.

[5]王惠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07):796-798.

[6]陈凤玲,常存杰,常娟.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3,9(09):1664-1668.

[7]李亚彬,瑞丽.分级盆底康复训练方案在产后康复中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03):122-125.

黄小梅,柯妙芳,周键.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3,42(12):11-15.作者简介:

姓名:刘冰洁

出生年月:2002年2月,

籍贯:河北省唐山市

学历:本科在读,硕士

职称职务:无

主要从事工作/研究方向:无

通讯作者:刘冰冰

出生年月:1988年5月

籍贯:辽宁省辽阳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