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华莹

372527197610100020,山东 聊城 252800

摘要:企业经营发展中,受内外部多方面因素影响,内部财务风险会大幅增加。如市场风险,市场萎缩、需求下降、价格波动等,都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经营风险,如生产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成本增加、技术进步速度缓慢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增加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如公司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面临处罚和罚款等风险;人员风险,招聘、离职、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所以,关于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的分析、探讨意义极大。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引言

企业内部出现财务风险的时候,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够及时、缺少针对性,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如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金融策略,可能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会对企业的股价、信用评级和融资成本产生负面影响;会使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认为企业缺乏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股价下跌,进而影响融资能力和业务资金流动。可以说,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将介绍这类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从保证企业经营稳定角度,防范内部财务风险的发生。

1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成因

1.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之一,包括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个人行为和态度,如漏报、造假等。企业在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员工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故意漏报或者造假的情况[1]。这种行为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不真实,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特别是在企业融资、股票上市等方面,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1.2 系统因素

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或不规范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企业如果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不到位,会导致出现财务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同时,企业财务审批制度和流程不严密等问题也会增加财务风险。另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如果不完善或不规范,会引起财务管理的漏洞和安全隐患,包括资金、信用、人员和资产等方面的风险[2]。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借款与投资错位等问题,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地位。

1.3 外在环境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也是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政策环境等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例如物价上涨、汇率波动等,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和收益的减少。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可预测,例如市场需求下降、价格波动,也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主要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基于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加强对内部财务事务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避免出现内部员工实施财务欺诈的风险,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因此,完善内控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强化内部控制,规范预算制度等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制定准确的内部控制流程,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实施相关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规范,以防止财务上漏洞,杜绝内部操作人员的金融欺诈的可能性[3]。具体而言,应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包括审计、内控、风险管理等,并根据公司内部现有管理措施,完善所有控制制度,减少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另外,企业还应该制订一套科学的监察制度,实现财务审计和识别风险的检查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靠性。此外,应制定一套对财务审计和风险检测规范的定期监督管理,确保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2.2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和能力,可以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培训,建立财务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减轻公司的财务风险。具体而言,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管理,建立人才培养标准和考核机制,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效率,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2.3 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研究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以便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降低市场风险。因此,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和研究市场环境,企业能够获得市场信息,更好地规划企业的财务经营和投资方向,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具体而言,企业应该加强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战略,了解市场变化的影响,从而合理预测市场和商业环境的变化,避免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4]。尤其是要建立指标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定期财务数据报告和财务指标的分析机制,实现迅速、准确的财务数据跟踪和分析,科学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及时跟踪市场变化和各项权利与义务的变化,加上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即针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重大事项导致的风险等进行系统地评估、识别和管理,从而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在企业内部的发生概率和损失。

2.4 采取科技手段

采取科技手段进行财务风险防控,是一个具有多重价值的选择,能为企业获取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的财务处理能力,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采取科技手段进行防范时,一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科技手段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手动操作负担,实现财务数据自动采集、汇总和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缩短财务处理周期。二是可以降低成本,采用科技手段可以节省企业在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成本,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三是可以增强决策支持,采用科技手段可以将财务数据拓展与其他数据类型进行综合分析,协助企业制定全面、科学、接近实时的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四是可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在财务处理和管理上更规范、更透明、更精准,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5]。结合以上,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和公开,实现内部审计、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如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IMS)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信息共享和公开,实现内部审计、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和透明。

3 结语

总之,不论是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还是其带来的影响和风险类型,企业都需要积极采取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措施,避免因财务风险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保证企业经营的持续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述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进行了详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思路。但是,要保证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还需要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合理规划和制定财务管理政策,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公司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仲伟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J].首席财务官,2020(15):32-33.

[2]安学中.企业内控管理及其财务风险防范[J].财讯,2017(35):89.

[3]常春.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9):130-132.

[4]甘国静.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与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22(7):170-172.

[5]卢红梅.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南北桥,2022(6):52-54.